传奇扑克Legend Poker·(中国区)官方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 > 客户支持 > 动保技术交流 >

干货来了——奶牛热应激的认识和防控

发布时间:2018-08-01 来源:蒙牛塞北奶源部


夏季是自然界万物生长最茂盛、最华美的季节,其主要特点就是高温、高湿,对于牧场奶牛容易出现热应激导致理化指标异常、奶牛疾病发生率高、原料易发霉变质等,主要原因是由于采食量的下降以及多雨的潮湿环境导致牛奶乳脂率、乳蛋白率的下降以及体细胞数与总细菌数的升高,奶牛乳房炎和肢蹄病发病率增加,繁殖性能,异常奶发生率上升,原奶质量不易把控,给造成牧场经济损失。
 

热应激认知
 

1热应激概念
 

热应激是指奶牛对高温环境产生的非特异性应答反应的总和,即奶牛因受到超过本身体温调节能力的过度高温刺激,导致新陈代谢发生紊乱、生产性能下降、免疫力减弱、乳成分改变等变化。如再遇上高湿环境,应激效应叠加,对奶牛产生更严重的危害。
 

2热应激原因
 

1.环境因素
 

温度+湿度,表现奶牛热应激从温湿综合指数(THI)来体现。
 

2.营养代谢
 

奶牛在消化代谢过程中产生的热源,奶牛牛胃是厌氧的发酵,会产生很多的热源。
 

3热应激判定方法
 

热应激程度

直肠温度(RT)

呼吸频率(RF)次/Min

干物质采食量(余料占比%)

产奶量(下降幅度%)

温湿指数(THI)

奶牛表现

物理措施

正常标准

38.5-39.3

18-28

3-5%

/

<68

/

/

牛群测定

10

10

全群

全群

全群

全群

全群

轻度应激

≥39.4-<39.6

50-79

≤10%

≤10%

≥68-≤79

提高呼吸频率,血管扩张,产奶量降低

开风扇

中度应激

≥39.6-<40

80-119

11-24%

11-24%

≥80-≤89

唾液和呼吸频率增加,采食量降低,饮水量增加,体温上升,产奶量和繁殖性能受到较大影响

风机和喷淋一起开启

重度应激

≥40

120-160

>25%

>25%

>90

奶牛由于体温升高不舒服,极速呼吸喘气,分泌大量唾液,产奶量和繁殖性能受到显著影响

风机和喷淋一起开启

4热应激的危害
 

1.泌乳牛
 

①引起牛奶质量问题;②奶牛免疫力下降;③引起奶牛疾病;④妊娠率下降,繁殖性能受影响。
 

2.干奶牛
 

①影响母牛的呼吸频率和直肠温度;②影响犊牛的初生重和增;③影响犊牛的葡萄糖利用方式,增加脂肪沉积的风险;④影响下一胎次怀孕率。
 

3.引起牛奶质量问题
 

①牛奶酸度低;②牛奶酒精阳性乳;③牛奶理化指标下降,主要表现是乳脂、乳蛋白、SCC 、TBC。
 

4.引起奶牛疾病
 

①瘤胃酸中毒;②呼吸性碱中毒;③奶牛瘫痪 ;④乳房炎 ;⑤蹄病。
 

5热应激应防治措施
 

1.物理方法
 

① 安装风扇和喷淋降温系统
 

在热应激条件下,安装风扇和喷淋降温系统可以明显降低奶牛的热应激程度。风扇功率一般要求达24000立方米/小时,风速10米/秒(末端风速需在3米/秒以上),风扇的安装高度为2.1-2.2米,间距6-12米。喷淋系统要求淋水量为1.9-3.8升/分钟,其工作程序一般为喷淋1分钟,风扇吹风4分钟,使皮肤表面的水分蒸发,通过蒸发有效降低奶牛的体温和呼吸频率,一个周期持续30-50分钟,每天进行5-7次,可使奶牛直肠温度控制在39.5℃以下,每分钟的呼吸频率控制在70次以下,可有效缓解(但不能完全避免)奶牛的热应激。奶牛行走到待挤区会增大热应激,在待挤区由于奶牛密度较大,也会增大热应激。因此,待挤区安装风扇和喷淋降温系统也是非常重要的。
 

② 搭建凉棚
 

简易凉棚或遮阴网可减少30%的太阳辐射热。凉棚以高为宜(如5米)即便于通风,也减少了棚顶对奶牛的热辐射,面积以每头牛5平方米为宜。顶棚所选用的材料应有良好的隔热性能且辐射系数小,也可通过在其表面涂刷反射率高的油漆或设置中间留有空隙的双层板结构以降低棚顶对辐射热的吸收。顶棚以钟楼式或倾斜式(18°-22°)为宜。此外,凉棚朝向应考虑夏季主风向和太阳入射角。另外,搭建防晒网也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③ 提供充足饮水
 

保证奶牛有充足、新鲜、清洁的凉水(最好是井水),凉水有助于奶牛降低体温,增进食欲。建议牛舍内平均每头奶牛饮水槽至少保证长度为5-10厘米。每20-25头奶牛至少提供一个饮水区,水槽宽至少30厘米,深至少10厘米。在挤奶厅的返回过道应有饮水供应,但是在出口处不要设置水槽。研究表明:在温度“舒适区”时,奶牛每采食1公斤干物质需摄入3公斤水;而在热应激情况下,每1公斤干物质需摄入7公斤以上的水。对奶牛来说,在夏季高温时,最合适的水温范围是15.5-26.5℃,对饮用10℃和27.8℃水的奶牛实验结果发现,温度较低的水使干物质采食量提高了15%,奶产量提高了11% 。
 

2.奶牛营养的调控
 

① 提高日粮精料比例,减少粗料喂量
 

高纤维饲料适口性差,同时在消化和代谢过程中产生较多的热(热增耗高)。因此,夏季奶牛日粮要控制劣质粗饲料饲喂量,提高优质粗饲料和精料比例。但日粮精料最大比例一般不宜超过65%,酸性洗涤纤维应保持在19%-24%之间,中性洗涤纤维应在28%-32%之间。
 

② 在日粮中添加脂肪,提高能量水平
 

在炎热条件下,当气温达到40℃时,奶牛的维持需要比温度舒适区约增加30% ,干物质采食量降低大约56%。因此,为维持较高奶产量,必须提高日粮能量浓度。在奶牛日粮中添加脂肪或富含脂肪的饲料具有明显的效果,这主要是因为提高了日粮能量利用率。乙酸转化为乳脂肪的效率为70%-75%,而日粮脂肪的转化效率高达94%-97%,脂肪消化时产生较少或不产生热增耗,可减少奶牛热负荷。脂肪的能量密度很高(与碳水化合物相比,高于其2.25倍),同时脂肪不会增加日粮的淀粉(减少瘤胃酸中毒)摄入量。日粮中的总脂肪应不超过日粮干物质的7%-8% ,而且40%-45%的脂肪应来源于日粮本身的饲料中(如玉米、饲用谷物等)。油籽如整粒棉籽或大豆以及脂肪酸钙都是很好的脂肪来源。每头奶牛每天整粒棉籽的饲喂量应控制在1.0-2.0千克,同时添喂棉籽的日粮必须提高日粮干物质的钙含量(提高10%)。
 

③ 添加蛋氨酸
 

在夏季奶牛日粮中添加蛋氨酸有较好的饲养效果。研究表明,在日粮蛋白和过瘤胃蛋白进食量相同的情况下,日粮赖氨酸与蛋氨酸的比例由1.6:1提高到3.0:1,夏季产奶量可提高11%。
 

④ 使用瘤胃缓冲剂
 

在夏季高精料、低粗料的奶牛日粮中添加缓冲剂,有较好的饲养效果。如可在全混合日粮干物质中添加0.75%-1.5%的碳酸氢钠或0.35%-0.4%的氧化镁。对于日采食干物质20公斤的奶牛其缓冲剂的添加量为0.15公斤/天。
 

⑤ 注意补充钠、钾、镁
 

在炎热月份,奶牛出汗较多,钠、钾、镁损失较大。热应激期间,奶牛日粮中钾、钠、镁的最低含量分别为1.5%、0.45%、0.35%,同时应注意,日粮中氯(Cl)的含量应控制在0.8%以下。
 

⑥ 提高维生素A和维生素E添加量
 

由于奶牛在热应激期间维生素A和维生素E需要量增加,所以在夏季应补给较平时高1倍的维生素A和维生素E。
 

3.饲养管理要点
 

① 饲槽管理和水槽管理 :每天清理头一天剩料,关注饲槽死角;每周至少对水槽进行三次清理并消毒;
 

② 调整饲喂计划 :避免奶牛采食后的热增耗和环境高温重合,合理安排投放计划,避免饲料发酵酸败;
 

③ TMR管理 :监控TMR各种原料的加料准确度、TMR的长度、搅拌均匀度、水分,避免奶牛挑食造成瘤胃酸中毒;
 

④ 减少蚊蝇对奶牛的影响,保证奶牛休息;
 

⑤ 及时清理牛粪,避免牛粪发酵产热;
 

⑥ 控制饲养密度;
 

⑦ 合理安排挤奶时间。
 

4.使用抗热应激的添加剂
 

① 酵母及酵母培养物能够调节瘤胃微生物菌群,改善发酵,缓解热应激。
 

② 应用中草药饲料添加剂。一些具有清热解毒、凉血解暑作用的中草药,兼有药物和营养物质的双重作用,对调节热应激造成的机能紊乱、
增强奶牛营养物质的消化利用效果明显。

 

奶牛热应激引起的牛奶质量问题及解决措施
 

1牛奶低酸
 

1.低酸成因
 

(1)奶牛处于环境温度在25℃~27℃时,奶牛的采食量降低;当环境温度上升到30℃以上,采食量急剧下降;当环境温度达到40℃时,采食量减少60%-80%。热应激时奶牛干物质采食量无法满足奶牛泌乳需要,造成牛乳中有机酸和无机酸的含量下降,导致牛乳酸度下降;(2)奶牛自身缓解热应激,通过喘气散热,肺通气过度使血浆H2CO3浓度或PaCO2原发性减少,而导致pH值升高;(3)高温高湿的环境造成牛群隐性乳房炎发病率升高,乳房炎牛乳呈偏碱性未得到隔离,导致牛乳偏碱低酸。
 

2.解决措施
 

(1)通过牛舍物理降温,水空调+风扇,缓解热应激;(2)向奶牛日粮中添加过瘤胃脂肪或全棉籽,优质牧草,目的减少奶牛热增耗,增加奶牛DMI;(3)调整牧场投料比例,早:中:晚=5:2:3并且夜间补饲;(4)添加过瘤胃蛋白,保证奶牛日粮氨基酸平衡,避免赖氨酸过多;(5)每旬乳房炎检测、及时发现立即治疗。
 

2牛奶酒精阳性
 

1.酒精阳性成因
 

(1)由于热应激会引起奶牛体液离子平衡失衡,奶牛为了缓解热应激给自身带来的不适,通过排汗、喘气、代谢等多方面自身调节,导致机体钠离子大量流失、钾离子少量流失、游离钙离子含量增加,钙离子吸附到牛奶微细胶粒表面,并与之结合,中和酪蛋白的电荷,改变了微胶粒间的静电交互作用平衡,造成微胶粒组成的胶体分散系平衡遭到破坏,失去电荷的酪蛋白在酒精的作用下脱水凝结,形成酒精阳性乳;(2)夏季牧场奶量少,搅拌不均匀,制冷罐上层结冰,导致牛乳中蛋白分子结构稳定性减弱,在酒精的作用下容易脱水凝结,形成酒精阳性乳。
 

2.解决措施
 

(1)牛舍物理降温,通过水空调+风扇模式;(2)首选优质牧草(苜蓿、羊草)、另向奶牛日粮中添加过瘤胃脂肪和过瘤胃蛋白;(3)适当添加维生素E、C、A,增加氯化钠、氯化钾40~70克/天·头、小苏打100~50克/天·头、氧化镁60~80克/天·头;(4)避免奶牛不必要的人为应激。
 

3牛乳理化指标下降
 

1.下降成因
 

(1)热应激条件下,奶牛机体温度过高,参与生理生化反应的酶、中间体、蛋白质原变性失活,从而参与合成乳蛋白的氨基酸与蛋白质变少;

(2)奶牛受热应激的影响,日干物质采食量不足,能量相对缺乏。

 

2.解决措施
 

(1)牛舍物理降温,通过水空调+风扇模式;(2)缓解热应激中草药添加剂,石膏+甘草+白头翁;(3)调节精粗比60:40,减少瘤胃发酵产热量。为避免瘤胃酸中毒应注意:a.饲喂优质粗料(切短的苜蓿);b.增加高纤维易发酵消化饲料副产品。如甜菜粕;c.额外补充缓冲剂(小苏打,氧化镁)。
 

综上所述,夏季引起牛乳质量问题的根源是热应激导致奶牛的日干物质采食量下降,以至于引起的一系列连锁反应。
 

奶牛热应激引起奶牛疾病及防治措施
 

1瘤胃酸中毒
 

1.酸中毒成因
 

夏季为了减少奶牛热增耗,调节精粗比55:45,奶牛突然采食大量含极易发酵碳水化合物饲料时,快速产生大量挥发性脂肪酸(VFA) ,由于不能及时被吸收或被唾液中和,致使瘤胃总挥发性脂肪酸(TVFA)浓度升高,瘤胃pH 值下降;当pH 下降到5.5左右或更低时,睡液分泌和瘤胃蠕动受到抑制,瘤胃微生物菌群发生明显的变化,乳酸产生菌一牛链球菌等快速增殖,乳酸利用菌的急剧减少或死亡,发酵产生大量的乳酸,因不能及时被吸收利用而聚集于瘤胃中,使瘤胃酸度剧烈上升,因而引发一系列的生理病理反应。
 

2.解决措施
 

(1)加强饲养管理调节精粗比,选择优质粗饲料;(2)治疗本病的原则是补液、补糖、补碱,以促进病牛的血液循环,缓解病情。临床多采取如下方法治疗:a.静脉注射5%的葡萄糖生理盐水3000~5000毫升、5%的碳酸氢钠溶液500~1000毫升、安那钾2克;b.静脉注射山梨醇或甘露醇300~500升;c.肌肉注射庆大霉素100万单位,每日两次。
 

2呼吸性碱中毒
 

1.碱中毒成因
 

奶牛自身缓解热应激,通过喘气散热,肺通气过度使血H2CO3浓度或PaCO2原发性减少,造成奶牛体内血液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失调,水、盐代谢障碍,体内钾、钠、镁损失增多,发生呼吸性碱中毒。
 

2.解决措施
 

(1)通过物理降温,缓解奶牛对热应激的反应;(2)奶牛日粮中添加氯化钾40~70克/天·头、小苏打100~50克/天·头、氧化镁60~80克/天·头。
 

3奶牛瘫痪
 

1.瘫痪成因
 

热应激可引起奶牛采食量减少,钙摄入量不足,血钙浓度显著下降,从而导致瘫痪等缺钙症等
 

2.解决措施
 

(1)通过物理降温,缓解奶牛对热应激的反应,提高干物质采量;(2)牧场配备矿物质添砖。
 

4乳房炎
 

1.乳房炎成因
 

夏季高温高湿环境,是病原菌滋生的适宜环境,增加了乳房炎的传染率,并且热应激可显著降低奶牛血清中R-蛋白含量,导致机体免疫力减弱,又增加了乳房炎的发病率。
 

2.解决措施
 

(1)加强饲养管理,提高干物质采食量,平衡日粮营养,提高奶牛免疫力;(2)尽可能保持泌乳牛和干乳牛的环境清洁卫生以减少环境性微生物的影响。粪便、垫草要及时清扫,堆积发酵;运动场要清洁、干燥、污水及时排除;牛舍、牛床经常用水清洗,定期用1%~2%碱水消毒;(3)规范挤奶流程:三把奶-前药浴-擦拭(一牛一巾)-上杯-巡杯-脱杯-后药浴;(4)分群挤奶、确保最后挤病牛,避免交叉感染。
 

5奶牛蹄病
 

1.蹄病成因
 

夏季热应激引起奶牛吸收营养不平衡,矿物质饲料钙、磷供应不足或比例不当,导致奶牛机体磷钙代谢紊乱,钙磷比例失调,血钙流失等引起蹄变形,致使在秋季发生。
 

2.解决措施
 

(1)合理配制日粮,特别是高产乳牛应根据其产奶情况,随时进行调整和补充。一旦蹄形开始变化可注射维生素D3,日粮中补加钙粉,以阻止其恶化。钙磷比例一般以1.4:1可获得磷钙代谢的正平衡;(2)加强饲养管理,牛舍明亮、干燥、运动场无积粪、牛床定期消毒。

综上所述,夏季是奶牛疾病多发期,追其根源是由于热应激引起奶牛消化系统、免疫系统等紊乱,做好夏季防暑降温,加强饲养管理,平衡日粮营养工作是全年工作的重中之重。牧场做到夏季少量投入,冬季大量回报;夏季大量投入,牧场全年收益!

网站首页
传奇扑克Legend Pok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