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牛夏季产后保健要点
发布时间:2018-07-04 来源:农村致富经
奶牛产后疾病发病率高,夏季更甚。如何做好奶牛的夏季产后保健,是提高奶牛养殖效益的关键。对于奶牛产后疾病,重在预防,特别是对新产牛和肥胖牛来说,应将疾病消灭在萌芽中。
-
1、分娩地点的选择。
奶牛分娩地点应选择通风、干燥、阴凉的地方,防止出现中暑,周边应有较为便利的电源和水源,以便应对高温天气。
2、分娩后处理措施。
奶牛分娩后应迅速进行糖钙疗法,补充能量,防止奶牛低钙造成的损失,同时注射新斯的明或氯化铵甲酰甲胆碱注射液,有助于产后平滑肌的蠕动,促进胎衣和恶露的排出和胃肠道的蠕动,增加奶牛食欲。
母牛产后应注射头孢噻呋钠和氟尼辛葡甲胺,连用3天,可以预防奶牛三大病(蹄叶炎,子宫炎、乳房炎),增加奶牛食欲和疾病抵抗力。
有条件的还可注射盐酸多西环素注射液,效果更佳,可以防止产后败血症的发生。
3、注意体温与食欲。
连续7天测量体温,如有异常抓紧处理。对于食欲差的牛只,要监控奶牛真胃移位。
4、适宜的喂养。
适当饲喂微生态和发酵饲料,增加瘤胃有益微生物的数量,防止夏季大量喝水造成瘤胃微生物稀释。饲喂一些易于消化和适口性好的饲料,如苜蓿、燕麦以及能量较高的膨化大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