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养殖最常见的五类中毒“毒瘤”
发布时间:2018-03-13 来源: 中国水产频道报道
在水产养殖过程中,常常会有一些养殖动物不明原因的出现一些症状,比如表现在鱼上面是急剧活动、身体痉挛、焦躁不安,解剖发现肝脏及鳃已经发生病变;表现在河蟹等甲壳动物上是溜边、上网、上草头等,解剖发现鳃变黑、肝胰脏发白。
笔者根据在塘口的经验,结合有关文献,发现这样一些疾病多与中毒有关,而中毒的因素又是多种多样,具体的总结起来,有以下几类,在此总结出来与广大养殖户分享,望能为广大养殖户提供一些帮助。
一、藻类中毒
微囊藻引起中毒
微囊藻属于植物界蓝藻门色球藻纲色球藻目色球藻科微囊藻属,能引起中毒的主要是铜绿微囊藻和水华微囊藻。当微囊藻大量繁殖并死亡后,其储存物质蓝藻淀粉和蓝藻颗粒体分解产生羟胺(NH2OH)、H2S等有毒有害物质,毒死水产动物。微囊藻喜欢生活在温度较高碱性较高的富营养水体中(温度28.8~30.5℃、pH8~9.5)。
其原理是:在白天蓝藻进行光合作用时,pH上升到10左右,可使鱼体硫胺酶活性增加,在硫胺酶作用下,VB1迅速发酵分解,使水产动物缺乏VB1,导致中枢神经和末梢神经系统失灵,兴奋性增加,急剧活动。
那有哪些防治方法呢?
1.在夏秋高温季节做好预防,可定期(10~15天)用大水面芽孢配合全效底改片,在晴天上午泼洒。
2.当微囊藻已经大量繁殖时,可全池遍洒浓度为0.7mg/L的硫酸铜,或者蓝藻一次净1袋/亩/米,撒药后及时增氧及观察,用药后第二天可用解毒灵按1袋/5亩进行解毒,第三天用活肥(10亩/袋)配合优加益生菌(3亩/袋)平衡藻相调节水色。
二、农药中毒
农药中毒在水产上主要是各种杀虫剂的使用,以及在引进外源水时,不小心将农业废水引进池塘,农业废水中含有的各种杀虫剂除草剂等引起养殖动物中毒。
农药种类:
1.有机氯杀虫剂:
如DDT、地特灵等,残留时间长,性质稳定,容易在生物体内蓄积,对富含脂肪的神经组织、肝、肾以及心脏等器官产生毒害作用。
2.有机磷杀虫剂:
如敌百虫、敌敌畏等,残留时间短,进入血液内即与血液内胆碱酯酶直接结合,作用迅速猛烈,中毒后表现为神经麻痹,行动缓慢,最后死亡。
3.有机硫杀虫剂:
如代森锌、代森铵等,进入动物体内后,主要损害神经系统,能刺激皮肤,使鳃充血。
对此,建议养殖朋友在引进外源水时注意其来源,是否为农业废水,如果是,在引入池塘后应进行解毒,在杀虫时选择一些药性温和,残留较少,对养殖动物伤害小的药物,如用敌百虫等,应严格控制剂量。
在杀虫后及时解毒,能有效减少对养殖动物的伤害,本公司的“解毒灵”含有降解剂、核酸及有机调节素,使用后能有效降解各种农药残留,还广大养殖朋友一个“干净”的水体。其次是在年前用过清塘药物并晒塘之后,在次年放苗之前,应对水体进行解毒,然后再放苗,避免放苗后出现死亡、上网等情况。
三、重金属盐类中毒
无论是空气、泥土,甚至食水都含有重金属,其主要来源是工业的废水、废气、废渣以及一些生活垃圾,在地表经雨水等富集、冲刷进入池塘,其对水产动物的毒性一般以汞最大,银、铜、镉、铅次之。当水体中重金属含量达到一定数量后,对养殖动物产生毒害作用。
其致害机制是:重金属离子与鳃所分泌的粘液结合成为蛋白质的复合物,覆盖在整个鳃部并填塞鳃丝间隙,阻碍鳃组织与水的接触面,使其不能进行气体交换,发生窒息而死。同时金属离子通过鳃的表面,进入鳃内或体内其他部位,与体内主要酶的催化活性部位中硫氢基结合成难溶的硫酸盐,抑制酶的活性,妨碍机体代谢。
为了能保持水体中的重金属含量不超标,建议在天气突变等情况下配合“水博士”调水稳水,同时“水博士”中高浓度(有机酸含量多于70%)的有机酸能络合水体中的重金属元素,起到解毒的作用。
四、化学物质中毒
1.硫化氢中毒
池塘中硫化氢的来源主要是池塘中的残饵、粪便、动植物残骸在厌氧型的硫酸盐还原菌的作用下分解产生硫化氢,硫化氢具有臭皮蛋味,通常在硫化染料、制药、含硫橡胶、含硫金属冶炼等工厂排出的废水中也存在。
硫化氢的毒素主要有刺激和麻痹作用,能在鱼体黏膜和鳃表面很快分解,与组织中的钠离子结合可形成具有强烈刺激作用的硫化钠。硫化氢还能抑制某些酶的活性,阻碍体内生物氧化反应,引起组织细胞窒息。
为此,人为的增加底部溶氧量,破坏厌氧菌的生存环境,就能减少硫化氢的产生,其次,通过改底,将池底残饵粪便分解氧化,切断厌氧菌营养来源,也能减少硫化氢的产生。高含量的过硫酸氢钾和过碳酰胺,能有效氧化池塘底部残饵粪便,同时还能增加池塘溶氧,定期使用可预防硫化氢产生。
2.氨氮、亚硝酸盐中毒
目前,氨的非离子化形式(NH3)被认为是有毒的,但离子态的氨和铵在一些报道中也被认为有毒。水生动物的排泄物、施加的肥料、残饵、动植物尸体含有大量蛋白质,被池塘中的微生物菌分解后形成氨基酸,再进一步分解成氨氮。
当氧气不足时,水体发生反硝化反应,亚硝酸盐、硝酸盐在反硝化细菌的作用下分解而产生氨氮。从产生的途径来说,氨氮和亚硝酸盐与硫化氢的产生途径有相似之处,都是底部残饵粪便积累产生的,由此来看,改底就显得非常有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