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奇扑克Legend Poker·(中国区)官方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 > 客户支持 > 动保技术交流 >

干货:猪附红细胞体早期、中期、后期症状及治疗原则

发布时间:2017-03-13 来源:猪e网


附红细胞体1936年国内首次发现,六十年代再次出现。河南省于1984年在焦作首次发现,以后又消失。1999年开始流行,2001年大面积爆发,遍及全国,原来一直认为:属于立克次氏体(革兰氏阴性),最近认为属于支原体属。

附红细胞体流行特点
 
A、附红体是人畜共患病,对宿主选择不严格,猪、牛、羊、人等均可感染,检测阳性率均在80—90%,但除了猪以外的其他动物发病率不高。


B、猪附红体一般为散发,一旦爆发,常与大风、转群、去势、咬架等强烈应激因素有关,注意:一群猪咬某一个猪,被咬猪即是附红体患猪。


C、圈舍内“蜘蛛网”,是主要的传播媒介,防控附红细胞体,一定要清除蜘蛛网,蜘蛛网是一种蛋白质,能提供营养,能黏附悬浮在空气中的病原,就是培养病原体的培养基,一旦沾上灰尘脱落到地面,就会污染猪群。


D、不换针头免疫,是主要的传播途径。如做疫苗免疫,如果不换针头,万一有那一头有附红细胞体,就会污染整瓶疫苗,再继续抽污染的疫苗打别的猪就会感染别的猪。



附红体临床常见症状
 

1、皮肤发红、发黄、发白
2、毛孔渗血(是因为血小板减少,与附红体不是一对一关系,附红细胞体会有毛孔渗血,但毛孔渗血不一定是附红细胞体)
3、眼窝黑青(末端静脉淤血)
4、母猪莫名其妙体温下降(粒细胞减少)
     


临床病理阶段划分:早期、中期、后期症状及治疗原则
 

1、附红体早期阶段:皮肤发红、毛孔渗血。


毛孔渗血的实质是:血小板减少
引起血小板减少的因素:
A、新生成的血小板越1/3在脾脏储存,与血中血小板自由交换,附红体引起脾肿大,导致血小板分布异常。
B、血小板由骨髓造血组织中的“巨核细胞”生成,药物(如安乃近)干扰DNA合成,抑制细胞丝状分裂,造成骨髓增生低下和巨核细胞极度减少,导致全血细胞(血小板)生成减少。
血小板数量减少:轻者毛孔渗血、瘀斑,重者尿血。
注意:一窝仔猪晒太阳,突然全身变红,不是晒伤,晒太阳晒太阳变红,几个小时后可自动消褪,如果很长时间不消退就是典型的附红细胞体!


中兽医看“皮肤发红和毛孔渗血”阶段及治疗原则


皮肤发红(充血):是由于血中蕴热,燔灼血液而成。
辩证为:血热。
治则:清热凉血
毛孔渗血(出血):是由于气虚不能固摄血液,或血热迫血妄行,血液溢于脉外所致。
辩证为:气虚或血热妄行。
治则:益气摄血


附红体早期阶段的治疗


    皮肤发红、毛孔渗血处于附红体发病早期阶段,此期附红体正旺盛繁殖,快速遏止其繁殖,防止病程进一步发展。

    治疗原则:以快速抑菌为原则
    首选:磺胺类+ 小苏打拌料;磺胺六甲 + 黄芪多糖肌注
    注意:毛孔渗血不及时治疗会出现喘气,属肺脏衰竭,有很高的死亡率,治疗价值低于40%!病理上的早期,照样可致命
    注意:任何病病理早期重“对症模糊治疗”,快速缓解症状,体质好的猪可自身对抗。(就像有人吃安乃近能治感冒,因减轻了症状,自生抵抗力好,就把病抗过去了。)


2、附红体中期症状:皮肤发黄、眼窝黑青


对应于体表变化的血液变化:
A、大量血细胞裂解,血液变樱桃红样稀薄
——此时有60%治愈率
B、血液渗透压改变,血浆成分渗出,再加上发热蒸煮,血液逐渐变酱油样黏稠
——此时治愈率低于20%


附红体中期阶段的治疗


皮肤发黄、眼窝黑青处于附红体发病中期阶段,此期附红体已经大量繁殖,已成熟附红体足以导致猪发病。
治疗原则:增强自身抵抗力,可吞噬已繁殖附红体,扭转病理发展方向
首选:强力霉素或阿散酸(母猪禁用)+ 黄连解毒散拌料
发病猪:长效土霉素 + VC肌注
注意:发病中期切忌用磺胺类药物,否则猪马上绝食!
注意:任何病病理中期重“对因精准治疗”,分清病因,依据病原特性,有针对性用药,才能治愈。


3、附红体后期症状:体温降低、皮肤发白


母猪莫名其妙体温下降是附红细胞体病发病后期症状,原因如下:
1)体温与免疫力(实质是白细胞活力)成正比(血象高):体温每升高1度,免疫力提高5—6倍,每下降1度,免疫力下降30%。白细胞包括: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等。药物(如解热镇痛类、磺胺)、病毒感染、免疫系统疾病(如类风湿)等可引起白细胞减少
2)附红体感染后,白细胞吞噬而造成白细胞消耗,一般一个白细胞能吞噬5—25个细菌后,本身也死亡,从而,白细胞日渐减少!如附红细胞体严重,白细胞消耗多,机体会造成一些变化。


附红体感染后淋巴结相应变化:


A、白细胞加工厂和仓库是:骨髓、脾脏和淋巴结,为增加白细胞产量,首先是脾脏、淋巴结肿大!
B、白细胞依然供不应求,破坏和消耗又增加,表现淋巴结胶样浸润,此时,白细胞不增反减,造成几近耗尽。
C、此时,多脏器也逐渐衰竭,功能减退,新陈代谢缓慢
以上综合因素也会导致体温下降。


附红体后期阶段的治疗


皮肤发白、体温降低处于附红体发病后期阶段,此期各脏器已不同程度衰竭,抵抗力严重下降,极易继发其他疾病。
治疗原则:增强免疫力、防止继发、缓解症状同步进行
治疗方案:增强免疫力中药(如扶正解毒散)+ 替米考星/林可大观拌料 + 血虫净、吖啶黄(黄色素)+ 对症治疗药物肌注
对症治疗药物:
1)退热:(安乃近、地米);
2)防便秘(喂青菜、驱赶运动);
3)补血:(VB12、铁); 
4)增强体质(VC、葡萄糖、酶制剂、中药);
5)提体温(樟脑、ATP);
6)增加白细胞数量(碳酸锂、辅酶A、VB4、利血生)
注意:任何病病理后期均需配合抗病毒药物和防止继发药物,同时加强调理。即增强免疫 + 对因治疗 + 对症治疗。

网站首页
传奇扑克Legend Pok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