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空气不停“补刀”,水产养殖御寒攻略请收好
发布时间:2016-10-31 来源:中国水产频道整理
今明两天较强冷空气继续影响我国东部
华北黄淮江淮等地将有大风降温天气
一、昨天吉林辽宁出现较强雨雪天气,云南海南局地有暴雨
昨天白天至夜间,云南中西部和海南中部等地出现大到暴雨,海南中部局地大暴雨(100~176毫米);吉林东南部、辽宁东部降雪、雨或雨夹雪11~20毫米,辽宁海城局地26毫米。
今天5时较昨天5时,内蒙古中部、山西北部、河北北部、吉林中部、辽宁中东部等地降温6~8℃,局地10~13℃。今天早晨,华北中北部地区气温普遍低于0℃,北京大部气温-6.8~0.1℃,佛爷顶局地-12.2℃。
二、较强冷空气继续影响我国东部地区,华北黄淮江淮等地将有大风降温天气
较强冷空气将继续影响我国东部地区。10月31日至11月1日,冷空气自北向南影响我国东部地区。受其影响,东北地区东南部、华北中东部、黄淮、江淮大部等地将有4~6℃降温,其中华北东部、黄淮东部等地的部分地区降温可达8℃以上,上述部分地区并伴有4~6级偏北风。
云南中西部仍有中到大雨。受南下冷空气影响,10月31日,西南地区东部和南部、江汉南部、江淮、江南西部和北部等地有小到中雨,其中云南西部的部分地区有大雨(25~40毫米)。
未来两天具体预报如下:
11月1日08时至2日08时,内蒙古中部偏南、山西北部、青海南部等地局地有小雪或雨夹雪;陕西南部、四川盆地西部、贵州中南部、云南大部、海南岛、湖南南部、浙江东部、台湾等地的部分地区有小雨或阵雨,局地中雨(见图2)。内蒙古中部、辽东半岛、山东半岛等地的部分地区有4~6级风。东海大部、台湾海峡、台湾以东洋面、巴士海峡、南海中北部、北部湾将有7~8级、阵风9~10级风。
2日08时至3日08时,新疆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小到中雪或雨,局地大到暴雪;四川中部和南部、云南、海南岛、台湾等地有小雨或阵雨(见图3)。东海南部、台湾海峡、巴士海峡、南海中北部、北部湾将有7~8级、阵风9~10级风。
三、未来天气展望
预计未来10天,有两次较强冷空气影响我国,中东部大部地区气温呈波动式下降趋势,平均气温比常年同期偏低1~2℃,其中内蒙古中东部、东北地区等地平均气温偏低3~4℃,主要冷空气过程出现在31日至11月1日、5日至8日。江淮、江汉等地持续阴雨天气将接近尾声,随后我国中东部地区无明显降雨。
四、天气影响和关注重点
近期北方冷空气活动频繁,各地需关注大风降温对交通、农牧业等的不利影响;渤海、黄海、东海、台湾海峡等海域需防范海上大风天气危害。云南等地需防范持续降雨和局地较强降雨引发的山洪、地质灾害。
未雨绸缪,水产养殖防寒措施提前做好
此前有不少专业气象媒体分析,今年是拉尼娜年、北极海冰异常偏少年。种种迹象表面,中东部今年冬天可能会偏冷。我们暂且不管是“冻到哭”或者是“冻成狗”,水产养殖防寒保暖大家一定提前做好,切勿大意失荆州。
罗非鱼
1、加深养殖池塘水体水位,亲鱼池塘平均水深2.5米以上,苗种塘2米以上。
2、沿池堤设置木桩,高2.5—3米,用地膜或黑色遮阳布遮拦北风。
3、暂停下网括鱼(全池鱼出售的除外),翻塘、分塘或苗种的筛苗,清点等可能损伤鱼体表而感染水霉病的作业。
4、温棚网箱培育的罗非鱼苗种适当降低放养密度,气温回升前暂不要清洗或更换网箱,清点苗种。
5、低温前罗非鱼亲鱼雌、雄已分塘或配对的,加注新水时,老池水要占池塘水体的1/2以上。
6、低温阴天(水温18℃以下),是罗非鱼水霉病的易发病种,危害大。已翻塘或低温前投放的苗种,要及时泼洒水霉净或用小苏打与食盐的混合物进行预防(按说明书使用)。
7、水温低于10℃时,如用地下水加深池水时,应在远离进水口约10米处设置拦网,以免鱼群过度密集进水口处,池内水体温差过大而发生应激反应。
8、当气温回升后,投喂亲鱼的饲料粗蛋白质含量应在40%以上,且每50kg饲料用1kg鱼肝油搅拌后投喂。
9、及时清理网箱内的死、残、弱苗,培肥水质,加用维生素C拌料投喂。池塘培育苗种的池塘,水体透明度控制在30℃以下。
南美白对虾
对于寒冬,回想起2008雪灾那年,罗非鱼大批冻死,对虾温棚养殖凸显优势。虽然很多棚内水温降到15℃以下,也有很多虾冻死,但还是有部分人养的不错。温棚中对于低温引起的死虾,更多是回温期引起的,较少直接冻死。
低温,使机体的酶活性降低,新陈代谢减弱,食欲减退。对虾正常的生长温度为22-35℃,低于18℃,对虾停止摄食;低于15℃,对虾基本停止活动;低于9℃,对虾开始死亡。当寒流来袭,水温低于20℃时,部分亚健康的弱势群体停止吃料,但机体为了保持正常的生理活动和抵御寒冷,需消耗大量的能量。由于未进食而不能补充能量,只能燃烧肝腺中的糖元和脂肪,引起肝功能下降。如时间过长,引起肝萎缩、胃肠萎缩,最终衰竭而死或感染疾病而死。低温过后,回温期对虾将会大量蜕壳,由于低温时对虾机体能量消耗过多,体质差,往往出现蜕壳不遂死亡;加上回温期弧菌繁殖很快,极易引起感染而发生红体、白斑等病害。
应对低温,尽可能保持对虾食欲,保持藻了较丰富的稳定水质,补充足够碳源,池底氧化解毒,控制弧菌的数量。
1、温棚养殖中,用酵母0.5%+多维0.3%+黄芪0.2%(打粉煮沸10分钟,冷却)+鱼肝油拌料投喂,可明显提高对虾活力和对低温的抵抗力。
2、保持藻类丰富而稳定的水质。在寒流来袭之前,用氨基酸和蛭弧菌每瓶用4-5亩,保持藻类稳定。实践证明,在低温条件下,藻类丰富、藻类活力好的池塘,对虾减料不明显,发病率降低。
3、补充充足的碳源,维持水生微生物丰度。在水温接近22℃,每亩用红糖2-3公斤+小苏打4-5公斤泼洒,低温时间长是每4-5天泼洒一次。
4、定期干的氧化剂和解毒剂,保持池底不缺氧,无毒。营造舒适的栖息环境。
5、抗冷应激。在寒流到来时,每亩米用维生素C300克+甜菜碱500克泼洒,有效抗冷应激和预防空胃。如遇超低温时,可以每亩再用鲜姜(捣泥)250克+甘草(粉)200克+红糖公斤煮沸10分钟泼洒。
6、回温期的处理。回温期易由于底部有机质发酵产酸产毒,引起蜕壳不遂。回温时适当水体氧化(氧化剂泼洒或适当消毒),接着培菌和恢复藻类,在水温上升到22℃左右,泼洒补钙镁等产品,促进对虾顺利蜕壳。
7、(补充)随着11月来临,开始陆续加入咸水,提高水位升高盐度。建议每天抽取地下水2小时左右,有条件加海水更佳,到11月中旬一直提高水位到1.4~1.5米,盐度2~4格,较合适。从现在开始加强矿物质与多维的内服拌料,以均衡虾体营养,减少软壳虾出现。往往冻伤的都是软壳虾!有意识的调水体藻类不要过多过浓,如果是浓绿的池塘补起来基本没有效果。
金鲳鱼
过冬前金鲳鱼不要投喂太多饲料,病害方面,特别注意巴斯德杆菌病、诺卡氏和吸虫等。建议内服一段时间抗生素预防巴斯德杆菌病、诺卡氏病;内服吡喹酮一两次来预防吸虫。他特别提醒使用药物防治一定要趁早,就是天气暖和金鲳鱼还能吃料时候就喂药,如果等降温不吃料了再用药就没有效果了。
生鱼、桂花鱼、鲈鱼、笋壳鱼
分品种而定。有些品种不需要冬棚(生鱼、桂花鱼、鲈鱼),有些需要(笋壳鱼)。
如果想在冬天拼价格和生长速度,可以搭冬棚(鲈鱼和生鱼)
冬天活动力下降,大多食欲下降,由于温度下降,死鱼几率明显降低,经常忽视防范措施。由于一年的有机物积累在塘底,富营养化的塘底可以滋生孕育不少病原。季节气候,会带来一些季节病害,比如斜管虫、水霉等。(水霉菌的生长必须在水温低于25℃才会容易发生,万一出现水霉菌,尽量争取早发现早治疗的原则。水霉病也不难治疗,主要是早发现和用对产品,用够疗程。可以使用的产品以安全、合法、无公害为原则。)
如果在温度降低之前没有适当改良底部,加强营养,抑杀部分寄生虫,减少损伤体表等,潜伏的问题,可能在适宜病原体生长时,问题就会凸现出来。
在降温前一个月,需要制定一个预防方案,重点在水质、底质、体质和致病源。
需要定期改良水质、底质,定期内服保肝护肠中草药,定期抑杀寄生虫等
如果有拉网出鱼,需要先提前两天改底,提前在刮鱼前两小时使用泼洒姜等护黏防损伤产品,刮鱼后,重新做一次改底和适度消毒,以减少伤口和消炎伤口,防止出现水霉病等。
随时关注天气变化,在水温明显变化前做好减料、抗应激、维持水温稳定等措施。
龟鳖
1、用塑料薄膜等材料覆盖池面,尽量避免霜雪雨水、霜风进入龟池。
2、当气温低于13度时,可用薄膜围盖,使用保温设备防寒防冻。
3、有地下井水的养殖户,可采用小流量井水补充长流的方式防冻。
4、可以将池水放干,或将种龟放到产蛋池并用干禾草或其它山草覆盖。
5、注意:被冻伤的龟切忌急剧加温处理,应循序渐进,逐步加温,促进自愈。
综合
1、搭建简易温棚,加固塘基,以阻止雨雪冻水往下沉,从而减慢池水降温。
2、在池塘北边塘基搭建挡风棚(高1.5~2米),阻挡北风直接吹到池塘表面,减缓池水对流作用。
3、提高池塘水位,使水深保持在2.5米以上,有条件的可以引入地热水。
4、在寒流袭击期间,切不可因为池塘水位低而加水,以免鱼类应激而造成冻伤死亡。
5、寒冷天气绝不能开增氧机或搅动池水,以减缓池塘底部水温下降速度,达到防寒目的。
6、如遇池水缺氧浮头,可用小颗粒或粉剂过氧碳酸钠以及双氧水进行急救。
7、抓紧抢收已达商品规格的水产品,并将御寒能力较差的鱼、虾捕捞上市,从而降低经济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