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水产饲料系数的七大因素
发布时间:2016-08-25 来源:中国水产频道
饲料成本是水产养殖中成本最大的一项,约占60%以上。水产饲料系数受影响的因素很多,本文将分析如下:
一、影响饲料系数的因素
1、鱼种数量、质量和规格
A.数量 购买鱼种时,由于商业操作手段,常常数量不足,影响饲料系数的计算。
B.质量 家鱼繁殖中忽视亲本的更新、选择,多代近亲繁殖,造成鱼种质量下降;具有优良性状的鱼对饲料的消化吸收率较高,生长很快,饲料系数低。
C.规格 放养规格越小,起捕规格越小,饲料系数越低;相反,饲料系数就越高。以草鱼为例,如果放养规格在250-300克、养殖到2.0-2.5公斤, 比放养规格在50-100克、养到1.0-1.5公斤时,饲料系数高出0.2-0.3。
2、饲料品质
饲料品质是决定饲料系数最主要的因素,它取决于原料选择、加工工艺和配方。如饲料品质较差,影响鱼类摄食和消化吸收,提高饲料系数。相反则降低饲料系数。一般动物性饲料比植物性饲料利用率高,饲料系数低。
A.饲料配方 饲料营养物质是否平衡对其利用率和饲料系数影响很大。喂食营养平衡的配合饲料,饲料系数也低。而用混合饲料或单一饲料,饲料系数就高。
搞好饲料营养平衡,要根据不同鱼种在不同生长阶段,不同生活环境的身体营养需要科学配制。在配料时可考虑五点:一是有针对性地添加诱食剂;二是尽可能选择易于消化、吸收的饲料原料;三是以可消化吸收的氨基酸为指标优化配方。四是加入帮助消化或提高消化率的添加剂;五是进行饲料原料的前处理,进行预加工如粉碎、发酵、热处理。
B.饲料添加剂 添加维生素、矿物质、促生长剂和保健剂等,使鱼的饵料趋向全价化。既降低饵料系数,又能提高鱼的生长性能,防治某些疾病。如添加蚕蛹、蚯蚓、肝脏、鱼油、丙氨酸、磷脂、复合甜菜碱、谷氨酸、陈皮、艾叶等;如在鲤鱼饵料中添加0.3%-0.5%复合甜菜碱,可使鲤鱼日增重率提高41%-49%,饵料系数降低14%-24%;在草鱼饲料中添1%艾叶粉保健剂,可预防鱼患肠炎,出血病等疾病,提高生长率5.8%,成活率提高19.8%,饲料利用率提高8.9%,饲料系数降低6.3%。
C.饲料类型 水产饲料以形状分为粉状饲料、硬颗粒饲料、软颗粒饲料、膨化浮性颗粒饲料四大类型。应根据不同鱼的规格、生长阶段及其摄食习惯选择饲料类型。以不造成浪费或浪费最低为前提。
D.粘结剂 可提高饲料在水中的稳定性,减少水质污染,并降低饲料系数。不同鱼类应选择不同的粘合剂和不同的用量。粘合剂添加不宜过多,否则会降低饲料营养水平。
E.加工工艺 良好的粉碎粒度、饱和的蒸汽和一定的调质时间, 可以提高饲料利用率。
3、环境因素
(1)水温 在适宜生长温度和溶氧范围内,水温越高,鱼生长越快,饲料系数越低。水温还影响水体的溶氧变化,又转而影响鱼的生长速度和饲料效率。可见水温对饲料系数有双重影响。一般而言,除季节变化外,人对水温的控制力较小,仅仅可通过调节水位和加水换水的方法来调节水温。
(2)溶氧 一般要求在4-5毫克/升以上,在温度等环境条件适宜的情况下鱼类摄食强度大,生长快,饲料效率高,当溶氧低于这个水平时,鱼的摄食和生长就会受到一定的抑制。如溶氧在2毫克/升时鱼即不爱吃食。冷水性的虹鳟要求高溶氧,10毫克/升以上时食欲最强,5毫克/升以下时食量大减。如溶氧长期不足就会使饲料系数偏高,如鲤鱼在溶氧3-6毫克/升比0.5-2毫克/升时饲料效率增加一倍。
(3)水体肥度 适度肥水在溶氧、温度适合情况下,饲料系数低。若水质长期过肥或过瘦,又会提高饲料系数。
(4)致毒因子 如H2S、NH3等会造成鱼类厌食或摄食不正常,从而影响饲料转化率。
4、管理方法
(1)放养模式 A.放养密度大,饲料系数比密度小的高。B.鲢鳙滤食性鱼类,耗氧率较高,投放比例太大易使水体变清变瘦,会影响水体溶氧。C.混入或搭配较大个体的肉食性鱼类如乌鳢、鳜鱼等会捕食主养鱼,收获时因主养鱼尾数减少而导致饲料系数偏高。D.草食性鱼类草鱼、鲂鱼等喂配合饲料为主时,搭配些青草,可降低饲料系数又能提高经济效益。
(2)投饲技术 不科学的投饲技术会影响饲料系数。据调查表明,相同规格的网箱,同样的放养密度和规格,有的饲料系数不足1.8,有的即高达2.0以上,可见投饲人员技术上的养异也能影响饲料系数的高低。喂料应遵守“四定、三看”规律。
(3)施肥技术 放用有机肥或无机肥量太大或不合理造成水体理化因子变化太大和水质过肥,影响溶氧和发病率,均会影响饲料系数。另外换水次数太少,大量残饲和鱼类分泌排泄物也会间接影响饲料转化率。
5、全年气候条件
不同年份中阴雨连绵或高温少雨日偏多,会影响饲料系数。一年内的3-4月气温不稳定和7-8月高温季度,也会造成饲料系数偏高。笔者考察以8月份为基础,全年最终饲料系数比此低0.1-0.3。
6、鱼的病害
发病频率较高,治疗时间长,甚至死亡较多,会造成饲料系数偏高。
7、越冬
越冬期鱼体能量损耗较大。冬前与冬后的饲料系数差异较大。
二、常用估算饲料系数的方法
为了随时掌握鱼的生长情况与饲料使用情况, 人们常常通过打样来估算饲料的系数。
三、影响打样估算饲料系数结果的因素
打样法估算出的饲料系数并不可靠,影响结果的因素很多。要准确地反映池塘的饲料系数,必须在完全起塘后进行计算。
1、打样点多少
据统计学原则,取样本越多,结果越具代表性。所以在估算饲料系数时,应尽可能多的选取样品,包括在多点打样和每个打样点取多个样品等。
2、打样的时机
在鱼的不同生长时期和不同季节打样所得结果不同,鱼的不同活动状态也影响饲料系数的测定。如吃食前后饲料系数明显不同:吃食前高于吃食时,吃食后最低。
四、计算饲料系数应注意主养尾数与收获尾数的差异,差异太大说明养殖过程中发生病害或搭配品种不合理,会影响到饲料系数。一般来说成鱼养殖正常成活率应在90%左右,鱼种成活率应在80%左右。以此尾数计算饲料系数较为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