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猪饲养管理专题之二】后备母猪的饲养管理
发布时间:2016-08-19 来源:东方传奇扑克Legend Poker
调查发现,多数商业猪场的母猪年更新率在30%-50%之间,后备母猪在种猪群中占据了相当大的比例,它们繁殖性能的提高会对整个猪群产生很大的影响。影响后备母猪生产性能的因素包括:配种日龄、排卵数、第一窝产仔数和以后的繁殖能力。在多数猪场,后备母猪都是一个易被忽视的群体。如果采取适宜的更新策略,对后备母猪实施正确的管理,猪场的整体生产能力都可能有很大的提高。70日龄至初次配种前的猪称为后备猪。一般后备母猪在6-7月龄开始出现发情,但生产中一般要求后备母猪在8-10月龄体重达到100-120kg时开始配种,一般在第二至第三情期才可配种,这样可提高窝产仔数1-2头。
1、选种
70日龄后选留后备母猪应选择乳头6对以上的,乳头开孔、外翻、饱满,不能有瞎奶头、副奶头等,充分发育,部位匀称,体格健全,背线平直,后驱大而丰满,腹部略下垂,但不能太大,且无遗传疾病无先天性生殖缺陷,外生殖器发育正常的母猪作种。以后随着母猪体重的增加,不断选择和淘汰。
2、饲养与营养
饲养:后备母猪实行小群饲养,每栏3-5头,采取限量饲喂,吊架子猪饲养。
营养需求:后备母猪营养不同于经产母猪,也不同于商品猪,研究表明,含15%精蛋白和0.7%氨基酸的饲料即可满足,但钙磷含量较其他猪的要求高,应饲喂全价配合饲料,防止过瘦过肥引起性成熟延迟。
建议后备母猪在体重70kg左右开始饲喂,每吨饲料添加种猪澳力壮500克;体重100kg至开始配种期间,每吨饲料添加1-2公斤;单独饲喂5-8克/天。可全面促进母猪性成熟、体成熟,促进母猪发情、排卵、受胎。促进后备母猪生产系统正常发育,强健骨骼、肢蹄;降低因迟发情、返情等造成的后备母猪淘汰率,减少后备母猪培育期成本。
3、运动
运动可以增加后备母猪卵巢和子宫重量以及蹄底面积,保证旺盛的性欲,顺利完成配种任务。
4、管理
每日坚持清扫猪舍,保持清洁卫生,干燥,通风,透光,定期消毒、驱虫和预防接种。圈舍内要求做到“吃、睡、便“三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