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奇扑克Legend Poker·(中国区)官方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 > 客户支持 > 动保技术交流 >

鱼类的"生物缺氧"或"组织缺氧"和"无氧性缺氧"

发布时间:2016-08-16 来源:中国水产门户网


    缺氧是指鱼体内部组织、细胞得不到充足氧气以维持其正常机能的状态。为了与"无氧性缺氧"(水中缺氧)区别,可称为"生物缺氧"或"组织缺氧"。
 
  窒息(呼吸困难),则是生物缺氧时发生的现象。
 
  浮头,就是养殖生产上常见的呼吸困难或窒息现象的表现。
 
    鱼类出现缺氧窒息有两种情况:
 
  一种情况是"无氧性缺氧":
 
  当水中溶氧不足、气压过低时,即使鱼的呼吸机能正常,体内组织细胞也无法获得充足氧气,而发生"无氧性缺氧"。
 
  另一情况是"生物缺氧"或"组织缺氧":
 
  当鱼体的呼吸系统和循环系统出现机能障碍时,虽然水中溶氧含量不低于鱼的正常需要,也会出现生物缺氧、发生窒息现象。
 
  池塘水中氧气的来源:主要有水中浮游植物光合作用、空气中氧气的溶解和水源的补给三个方面。三者之中浮游植物光合作用产氧占70%以上。
 
  氧气的消耗:由鱼虾的呼吸、水中微型生物的呼吸、池搪底质耗氧、水中氧气的逸出构成,其中微型生物耗氧约占70%。
 
  浮游植物在白天是最大的氧生产者,而晚上却是继细菌之后的第二大氧消耗者。因此,池塘中浮游植物的变化及底质的状况是引起池塘溶氧变化的主要原因。
 
    一、水体缺氧引起鱼类浮头
 
  鱼类缺氧,可引起严重贫血、生长缓慢、背部体色变淡、唇肥大等。当溶氧低于其最低限度时就会引起窒息死亡。
 
  不同养殖种类、不同年龄及不同季节对池水溶氧的要求各不相同。青鱼、草鱼、鲢、鳙通常在水中溶氧低于1毫克/升时开始浮头,当低于0.4毫克/升时就窒息死亡;鲤、鲫的窒息范围为0.1-0.4毫克/升。缺氧浮头多发生在夏季,通常野杂鱼先浮头,鲤、鲫开始浮头时表明缺氧已相当严重。
 
  缺氧浮头的主要原因及处理措施:
 
  (一)水中溶氧量求大于供
 
  夏季如遇连绵阴雨、大雾、光照条件差时,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减弱,水中溶氧的补给量减少,而池中各种生物的呼吸和有机物的分解要消耗大量的氧造成溶氧不足。
 
  处理措施:及时加注新水或开动增氧机;合理施肥,科学投饲。
 
  (二)因上下水层温差大而引起缺氧浮头
 
  炎夏晴天,特别是一些精养鱼池,其水质浓肥,白天上下水层氧差很大,至午后,上层水的氧过饱和(产生氧盈),下层水严重缺氧(产生氧债)。由于上层水水温高,其密度小,所以上下水层不易对流,傍晚以后,如遇雷阵雨、刮大风时表层水温急剧下降产生密度流,使上下水层急剧对流,溶氧量较高的上层水迅速对流下沉,很快被下层水中的有机物耗尽,偿还氧债,而上层水氧量又得不到大量补充,因而使整个池塘的溶氧量迅速下降,极易造成浮头甚至泛池。
 
  处理措施:增加换水次数,使水质的肥度下降;在晴天的中午可以开动增氧机,使上下水层的水对流,提高下层水中溶氧量。
 
  (三)鱼池氧债过大
 
  淤泥较厚的鱼池、冬天未清塘的鱼池及放水淹草养鱼的鱼池都有较大氧债。这种鱼池由于其中还原性物质较多需要消耗大量的氧气,而使池塘中的溶解氧不充分。在气温较高时,底质中的还原性气体有时形成气泡逸出。这类池塘容易引起浮头。
 
  处理措施:在天气晴朗时,向池塘泼洒生石灰水,以中和底质中的有机酸;开动增氧机,一方面增氧、另一方面使池水上下搅动从而使底层还原性物质得到氧化。
 
  (四)水面浮萍密布
 
  大量浮萍分布于水面,严重阻碍光线进入水体,使水中的浮游植物光合作用大量减弱;同时大量浮萍也阻碍空气中氧气的溶入而引起浮头。而浮萍太多又易造成鱼缺氧浮头时不易观察。有人以为浮萍是绿色植物会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氧气,但浮萍也确实要产生一定的氧气但大部分逸到空气中去了。
 
  (五)浮游植物大量死亡
 
  如施用药物不但杀灭了浮游动物而且杀灭了浮游植物,影响了氧气的产生。因施药,水中氧气减少造成当天鱼摄食减少,第二天早上可能产生缺氧浮头。又如春季轮虫或水蚤大量繁殖,他们大量滤食浮游植物,使水转清,而且浮游动物的呼吸作用增强,溶氧远远不能满足耗氧要求。
 
    处理措施:及时消灭部分浮游动物;计划施药时间,控制药量,施药后应加强巡塘。
 
    二、由鱼病引起浮头
 
    该类浮头多由烂鳃病引起。烂鳃病可以使鱼体呼吸器官鳃发生病变,影响其正常呼吸而游于水体上层。这类浮头一年四季均有发生,无论是晴天还是阴雨天,鱼类长期浮于表层,加注新水或开增氧机也不下沉。如病情严重再遇上天气突变,往往造成大批死亡。
 
    处理措施:对症用药,如果是寄生虫为主引起的,依据寄生虫种类不同采用相应的杀虫药并结合内服抗菌药;如果是细菌性的则采取内服抗菌药,同时全池泼洒杀菌药物,结合采取防止缺氧浮头措施。
 
    三、池塘水质变化引起浮头
 
    (一)鱼类不适应池塘水质变化而缺氧浮头。
 
    其主要原因是池水的氨、亚硝酸盐和硫化氢造成鱼类中毒。实行增氧措施也不见好转。
 
    处理措施:定期清除池底过多淤泥和腐殖质;合理投饲,及时清除残饵;泼洒石灰水或用光合细菌等等改良水质;禁止污染水体进入鱼池等。
 
    (二)水环境pH的改变引起缺氧。
 
    水环境pH的改变,可以通过氢离子的渗透与吸收作用使水生动物血液产生相应的pH变化,从而破坏其输氧功能。碱性过强会直接腐蚀鳃组织造成呼吸障碍而窒息。pH的变化尤其对水产动物的幼体有极其敏感的影响。
 
    处理措施:调节水体水质使pH在6.5-8.0之间,养殖水体的总碱度应大于1毫摩尔/升。

网站首页
传奇扑克Legend Pok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