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成功地应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乳房炎?
发布时间:2016-08-12 来源:奶牛微刊
菌种档案
金黄色葡萄球菌是引起常见慢性型乳房炎的原因之一。最近发表的研究显示,约有3%的动物会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然而,金黄色葡萄球菌占所有临床型乳房炎的感染的10%到12%。
临床表现
虽然大多数金黄色葡萄球菌性乳房炎案例是亚临床的,但慢性感染牛一般体细胞计数较高,乳腺组织异常,临床型经常复发的特点。
临床感染方面往往表现出中度肿胀,牛奶中有可见的凝块,特别是在预挤的前两把奶中。急性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通常在泌乳后期发生。但是,临床症状(乳房肿胀或变硬,牛奶外观改变)不会显现直到产犊时或下一个泌乳早期。
因为药物不能够渗透到所有的感染部位,并且细菌会驻扎在白细胞内避免了与抗生素的接触,这使得治疗变得十分困难。多种金黄色葡萄球菌株具有耐药性–即产生一种能够灭活青霉素及一些其他类别抗生素的酶-从而导致治疗无效。在治疗中使用一些类似于青霉素的β-内酰胺类抗生素发展了抗药性也是治疗失败的另一个原因。
感染形式
虽然一些奶牛可能会爆发临床乳房炎(特别是产犊后),但感染通常为亚临床,造成体细胞计数(SCC)升高,但奶和乳房无可见变化。虽然SCC过高的奶牛有一半以上可能是感染了金黄色葡萄球菌,但是只靠SCC是不足以判断是否感染了金黄色葡萄球菌。
处理方案
一旦受染,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生素治疗结果并不理想,感染牛只必须与牛群隔离或被淘汰。尽管在一些牛群体细胞数低于20万,牧场管理者也使用了标准的挤奶时间和卫生技术,但并不能完全清除该细菌。
感染群体
青年母牛也是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宿主。在很多实验研究中,12%至15%的头胎牛在产犊时被发现感染了金黄色葡萄球菌。此外,没有及时治疗的被感染青年母牛与产前做过干奶抗生素处理的牛只相比,泌乳早期产量会少10%。许多动物仍然在头胎时被感染,并成为牛群中感染其他奶牛的传染源。
传播机制
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主要滋生区域是受感染的乳房、乳头导管和乳头病变,但还在乳头皮肤、口鼻处发现了这些病原体。病原体通过奶杯内衬、挤奶工的手、清洁乳头的毛巾和苍蝇传播到未感染的乳区。
在怀孕期间感染了的青年牛一直到产犊是感染其他健康群伴的主要传染源。关于青年牛从怀孕到第一次产犊这一阶段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感染途径存在着很大的争论,但犊牛被喂养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母牛的初乳似乎是途径之一。即使数据是有限,这也是很值得去考虑的,如果一家牧场存在着金黄色葡萄球菌,请注意初乳的选择,例如,巴氏消毒。显然,良好的乳房炎控制程序会对青年牛的疾病发生有很大影响。
检测
对大缸奶样进行细菌培养既简单又经济,检测乳液中的细胞数也是一种重要的监测方法。但是,这并不能替代个体母牛的细菌培养。
生产者可以使用加州乳房炎检测法(CMT)来检测牛群改良计划(DHI)报告中体细胞数过高的牛,来确定到底是哪个乳区受到了感染,然后细菌培养阳性的乳区。没有进行DHI检测的牛群也可以对全群的进行CMT检测,以此来确定哪些乳区需要细菌培养。
最佳方案
金黄色葡萄球菌乳房炎的最佳治疗方案就是预防。推荐采用以下方法去预防乳房炎病原体的传播:
1.隔离
不要用给乳房炎牛挤奶的相同乳杯/乳爪给健康成乳牛和青年牛挤奶;
隔离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牛为一组,最后挤奶;
如果购买了青年牛或成母牛,要先隔离直到奶样培养结果完成和能确定乳房炎病原体种类;
2.淘汰
淘汰感染牛只,尤其是那些还有其他问题的牛只。通常,淘汰产量为80-90磅的感染了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奶牛是不划算的。但如果任何母牛同一乳区发生3次以上的临床型乳房炎,或任何母牛的奶在当前泌乳期因抗菌素废弃在28以上就应该考虑淘汰;
保留乳房炎记录是重要的,包括牛号、治疗的乳区和使用的药物;
将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牛只列到禁配牛清单中。当产奶量很低或这些牛泌乳天数超过305天时淘汰掉。
3.卫生控制的要点
螫蝇会损伤乳头末端。苍蝇同时携带着一种乳房炎治病病原体,这些病原体会在乳头损伤处滋生。清除苍蝇繁殖点是控制苍蝇的一个方面。苍蝇会在运动场、犊牛圈和箱式牛栏内的腐烂饲料和粪便上繁殖。
4.不喂受污染的废弃奶
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废弃奶是否有问题还不明确。一项研究表明,饲喂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初乳与青年牛产犊时带有金黄色葡萄球菌呈正相关(Roberson 等1998)。因此,不喂受污染的废弃奶,是一种最简单防止病原传播的预防方式。
5.疫苗情况
近些年发明并试验了许多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疫苗。一项研究显示市面上的疫苗预防感染的作用微乎其微(Middleton等. 2009)。但另一项调查显示使用相同产品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发病下降了61% (Nickerson等. 2008)。未来的研究将致力于寻找其它可以成功预防金黄色葡萄球菌乳房炎的疫苗。
总结
仅靠治疗控制金黄色葡萄球菌极难。迄今为止,成功的控制只是通过预防新感染和淘汰感染牛获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病原体在乳头末端或受损乳头进行繁殖。感染可通过挤奶员的手、清洗毛巾、乳杯橡胶内衬和苍蝇传播而发生。在挤奶过程中,不规则的真空波动能将病原清理推入乳腺,造成新感染的可能性。如果不淘汰,感染牛必须与泌乳牛隔离并最后挤奶,或使用单独的挤奶设备。反冲系统可以帮助减少内衬中的细菌数量,但肯定不建议用手清洗挤奶杯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