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虾成功率不高,也许是粗养模式OUT了
发布时间:2016-08-10 来源:中国水产门户网
以下是某养殖户的养虾经验分享:
一、苗室或温棚接苗(标粗)。往年4月中下旬都是从苗场直接拿苗,试苗后直接放苗,这个季节天气变化无常,虾苗放了一批又一批就是看不到苗,增加了很多养殖成本。从13年开始,仿照温棚高密度养殖模式在苗室和大汪子朝阳边上扣简易小温棚标粗,在温棚养15-20天,虾长到5公分以上时用筛网过苗,淘汰小苗和不健康的苗,避免了天气变化对虾苗成活率的影响,虽然比其他大汪子放苗的时间晚了点,但投苗的质量、数量有保证,产量有保证。
二、降低投苗数量。过去投苗少的一亩3万,多的5万,就担心没苗。现在根据大汪子饵料生物的多少确定投苗数量。虾苗不是投的越多产量越高。尤其到7月后期和8月份卤虫数量减少,虾吃不饱就会吃臭泥,体质减弱抵抗力差就要发病。从13年开始投苗数量控制在以10000-15000左右尾/亩。按出虾5-60头/斤一亩产量在百十来斤左右,一亩虾收入1700元左右。
三、生物菌肥水、调水。大汪子肥水调水很重要,前期用茶籽饼杀鱼后,就使用枯草芽孢菌分解死鱼和腐烂的死草、黑泥。用芽孢菌和酵母粉肥水培养藻类和卤虫等原生动物。6月中旬用芽孢杆菌配黄泥或腐植酸调水改底。7、8月份是高温期也是多雨季节,水变化大。过去出现蓝藻、甲藻和金藻时就用漂白粉、硫酸铜、二氧化氯、强氯精杀藻,最后是水没有处理好虾缺氧浮头,最后没有产量。现在到高温期我们用自己培养的光合细菌、EM菌配芽孢杆菌和腐殖酸钠调水改底。每半月十天用一次,水色浓透明度低就多使用几次,主要是防止水质突然变化。同时自己培养菌还可以降低成本,增加使用次数和数量。用菌一定要选择正规大厂家的产品。
四、捕大留小,陆续上市。从7月份虾长到70—80头左右,开始插网下地笼陆续出虾,发到市场出售,一直到国庆节前后。一是抓市场空缺好销售,保住投入成本。其次后期虾规格大卖好价,重要的是高温雨季情况多变,卤虫等生物数量减少,对虾处于饥饿状态最易发病,陆续出虾减少了环境压力,保证了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