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牛子宫扭转的翻转治疗法
发布时间:2016-08-04 来源:奶牛微刊
随着奶牛业的不断壮大,由传统的散栏模式饲养转入现代化、标准化、规模化舍饲饲养管理,奶牛活动空间变小,有的牧场无运动场,使得奶牛运动量下降,并且由于奶牛子宫生理结构的特殊性,子宫阔韧带仅附于子宫颈、子宫体、及子宫角基部的小弯上,只固定了孕角的后端,而孕角前端大部分处于游离状态,不能固定。随着临产胎儿增大,奶牛起卧急剧改变体位时,胎儿不能与母体腹部同步转动,而发生向一侧不同程度的扭转,致使母牛临产时发生子宫扭转,不能正常分娩。
对于此病采取奶牛翻转加木板胎儿支点固定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材料
木板一块(长3米,宽20厘米,厚5厘米),3米短绳2根,5米长绳2根,助手8~11人。
2、临床症状
临产前,奶牛腹痛举尾回顾腹部,踢腹,刨地,背腰拱起不时怒责不同程度阵缩,但不见胎儿和胎膜,阴门偏向一侧出现皱襞。
3、阴道检查
阴道前壁紧张越向前越狭窄,前段有不同程度的皱襞,阴道腔和皱襞的走向与扭转方向一致,阴道前端狭窄皱襞的大小取决于扭转的程度,扭转小于90°手可自由通过,达到180°手勉强伸入,阴道前端底壁可摸到较大的皱襞,皱襞前的管腔弯向一侧,达到270°以上时手不能伸入。
4、治疗
首先确诊子宫扭转方向,子宫扭转的方向与孕畜倒地的方向一致(子宫向哪一侧扭转,孕畜卧地于哪一侧);
孕畜倒地后分别把两前肢系部、两后肢趾部用短绳系牢,再分别把两长绳系于系部和趾部两短绳中间,两根长绳各需3人牵引,6人站于孕畜的背侧部,一人保定牛头,翻转时牛头随着牛身转动;
木板中间支点固定在孕畜腹部突出部位胎儿处,木板两端各两人,孕畜背侧部木板一端压低同时下压、对侧一端木板上翘同时下压,木板与地面呈45°,当两根长绳拉拽使牛体翻转时,背侧部人员下压木板同时向对侧推木板,随牛体翻转的同时逐渐抬高木板,对侧人员压低木板同时向后拽木板,整个翻转过程中木板中心支点始终压住胎儿,当完成翻转时如果有羊水从孕畜阴道流出说明子宫矫正,同时进行阴道检查,阴道壁通畅无皱襞,手可以自由进入子宫检查胎儿活力,胎位是否异常等,从而确诊子宫扭转是否矫正,如果未成功再把孕畜缓慢翻转过来再进行重复操作,直到成功。
5、体会
翻转木板胎儿支点固定矫正子宫扭转法操作简便成功率高,胎儿成活率高。
多数孕牛矫正后子宫颈口开张不全,不要急于助产,多数牛要等1-3小时根据子宫颈开张情况、孕牛的阵缩、努责的力度及胎儿的大小和活力的情况适当延长助产时间,适时助产,助产时可子宫内注入适量的液体石蜡油,子宫颈及阴道两侧用0.5%的普鲁卡因麻醉达到松弛的目的,利于胎儿的产出。
胎儿产出后要检查产道子宫颈是否损伤,撕裂,出血等,如有损伤则采取局部压迫、缝合、止血处理及全身消炎,止血,补液等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