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奇扑克Legend Poker·(中国区)官方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 > 客户支持 > 动保技术交流 >

奶牛几种卧地不起的诊疗

发布时间:2016-08-02 来源:荷斯坦网


    奶牛的卧地不起原因大概归纳为:1.产前截瘫;2.奶牛卧地不起综合症;3.产后瘫痪;4.低镁血症;5.奶牛闭锁神经性瘫痪;6.产后毒血症;7.物理性损伤;8.瘤胃酸中毒;9.妊娠毒血症;10.酮血病。
 
  一、产前截瘫
 
  本病是奶牛妊娠末期,无任何外因引起,又无明显的全身症状,而后肢无力不能站立的一种疾病。可能与营养不良,钙、磷的缺乏,铜、钴、铁等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的不足以及风寒有关。
 
  产前截瘫可分为5个类型:
  (1)风湿型,奶牛长时间生活在泥泞,坚硬的卧床导致关节强拘,肿胀,背腰肌群弹性降低,后肢渐渐无力,最终卧地不起。治疗西药可用水杨酸钠,钙剂等。
 
  (2)酸中毒型,奶牛一次性或长时间食入大量碳水化合物,经瘤胃发酵产生大量有机酸,造成自体代谢酸中毒。病牛表现为精神沉郁,流口水或口吐白沫,排恶臭水样粪便,尿少色深少数有脱水现象。昏迷,针刺反应迟钝,轻者呈犬坐姿势。治疗可用碳酸氢钠,少量钙剂,消炎药等。
 
  (3)缺钙型,饲料中钙磷比例不合理,病牛精神稍抑郁,可爬行,食欲良好。治疗主要以钙剂为主,配合高糖。
 
  (4)缺钾型,病牛食欲正常,后躯可抬起50mc以上,或完全抬起,后肢踢关节强直弯曲,病牛以踢尖着地。治疗可用适量钙剂,氯化钾,能量。
 
  (5)神经型,由物理因素引起奶牛闭孔神经及支配后躯的神经肌群韧带受损。症状:后躯不能抬起或稍抬起,呈犬坐势或蛙跳势。有时触诊后躯似有痛感。治疗可用维生素B1,钙剂,水杨酸钠等。
 
  二、奶牛妊娠毒血症
 
  干奶期缺乏运动、体况过肥以及营养失调可能是导致该病的原因。

    诊断要点:本病多发于3-5胎干奶期肥胖母牛,病牛食欲废绝,肌肉震颤,卧地不起昏睡,粪便干黑或腹泻,气味恶臭。

    防治措施:补充能量,肌注ATP、肌苷,静注高糖;促进糖的异生作用;减轻酸中毒,静注碳酸氢钠;同时补给一定量的葡萄糖酸钙以及氨基酸。

 
  预防:加强饲养管理,争取在干奶前把牛群的膘情控制在3.2-3.5分。
 
  三、牛爬卧不起综合症
 
  该病是某些疾病的一种临床综合症,当奶牛产后瘫痪在首次静注钙剂后2小时内不能站立或瘫痪病牛在两次静注钙剂治疗后24小时后不能站立就确定为该病。腿部肌肉神经外伤性损伤是其主要原因。
 
  症状:病牛体温偏高,心跳快,心率不齐现象。病牛后肢呈犬坐姿势或蛙坐姿势。
 
  治疗:应用钙剂,配合磷酸二氢钠,VB1,VC,VB12,氯化钾,高糖,氨基酸,碳酸氢钠一次静注。25%硫酸镁注射液100-200ml皮下注射。
 
  四、产后瘫痪
 
  该病也叫乳热症、生产瘫痪,是母畜产后突然发生以知觉丧失及四肢瘫痪为特征的疾病。血钙、血糖及钾、磷、镁等含量的急剧降低,可能是引起本病的原因。
 
  诊断要点:多在产后3天内发病,以3-6胎的高产奶牛多发;前期精神萎顿,食欲减退,站立不稳,交替踏步,肌肉震颤,以后卧地不起,最后意识抑制和知觉丧失。头颈弯向一侧,末梢厥冷,体温正常或偏低。脊柱成明显的“S”型,钙剂治疗见效快。
 
  治疗:主要以钙剂为主,配合高糖,氯化钾,氨基酸,肌苷。
 
  预防:干奶期注重营养平衡,加强饲养管理。(1)干奶期使用干奶料,有助钙磷比例的保持。(2)为干奶期奶牛提供适量的阴离子盐。(3)产前3周内在饲料中添加氧化镁,可预防血钙降低时出现的抽搐症状,也可预防奶牛产后低血镁症。(4)干奶期补充足量的维生素。(5)加强饲养管理,保持牛舍清洁卫生和空气流通,采光充足,以利于维生素D的合成和促进饲料中钙的吸收。(6)给干奶牛提供宽阔的场地,增加它们的运动量。
 
  五、补钙时的注意事项
 
  1.补钙剂量要足,因剂量不够使病程延长,不全治愈的机会增加,奶牛不能站立或站立后又瘫痪,这更加重病情。
 
  2.注射钙剂是速度应缓慢,不时观察奶牛全身反应以及心脏跳动频率,如出现心律不齐,奶牛烦躁时说明补钙量已接近需要量。
 
  3.在注射氯化钾时应防止漏于皮下,以免引起局部炎性肿胀、坏死。
 
  4.对于瘫痪而又发烧的病畜,不能急于用钙剂,此时应先静脉注射等渗糖、电解液、抗生素等,待体温正常后再行补钙。
 
  5.多次使用钙剂而效果不明显,可用15%磷酸二氢钠200-500ml、硫酸镁150-200ml,一次静注,与钙剂交替使用,能促进痊愈。
 
  6.重复注射钙剂时,第二次的剂量是第一次剂量的1/2或1/3,以免发生不良后果。
网站首页
传奇扑克Legend Pok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