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稻田综合种养注意事项
发布时间:2015-07-28 来源:中国水产养殖网
炎热夏天,骄阳似火。夏季是全年气温、水温最高时期,也是稻田综合种养养殖水产品的生长旺季。同时,又是病害滋生蔓延的时期,是养殖管理的重点和难点。此时,饲养管理的好坏,将直接关系到全年产量和经济效益的高低。为了确保水产养殖健康生长,安全度过夏季,从而达到稳产高产之目的,现根据夏季气候和养殖生 产特点,提醒广大稻田综合种养养殖户应做好以下一些管理工作及注意事项:
1、防暑降温:稻田中水温在盛夏期常达38-40℃,已超过鲤鱼致死温度(当年鲤鱼38-39℃,二年鲤鱼30-37℃),如不采取措施,轻则影响鱼的生长,重则引起大批死亡,因此当水温达到35℃以上时,应及时换水降温(此时,稻田内养的鱼极易逃逸)或适当加深田水。
2、清除水华:高温天气,长期蓄水的养鱼稻田水面常会漂浮一层翠绿色的膜状物,即“水华”。遇此,可于罾、鱼撮子或小抄网内垫一层薄布,小心滤去。还可每立方米水体用0.7g硫酸铜,配制成水溶液进行泼洒,即可消除。但硫酸铜的毒性随温度变化很大,最好在专业人员指导下进行,以免造成鱼类中毒死亡。
3、防止缺氧:经常往稻田中加注新水,可增加水体溶氧量,防止鱼类“浮头”。若“浮头”现象已经发生,则应增加新水的注入量。
4、清理鱼沟:稻田排水或晒田时,应先清理好鱼沟(鱼坑、鱼窝),使之保持一定的蓄水深度,然后逐渐排水,让鱼自由游进鱼沟中。切忌排水过急而造成鱼搁浅干死。
5、 防逃除害:养鱼稻田要有专人管理,坚持每天检查巡视两次。稻田的田埂和进水口、排水口的拦鱼设施要严密坚固,经常巡查严防堤埂破损和漏洞。时常清理进水 口、排水口的拦鱼设备,加固栏鱼保护设施,发现塌方、破漏要及时修补。经常保持鱼沟畅通。尤其在晒田、打药前要疏通鱼沟和鱼溜,田埂漏水要及时堵塞修补, 确保鱼不外逃。暴雨或洪水来临前,要再次检查进、排水口拦鱼设备及田埂,防止下暴雨或行洪时田水漫埂、冲垮拦鱼设备,造成大量逃鱼。另一方面,田间常有黄 鳝、田鼠、水蛇等打洞穿埂,还会捕捉鱼类为食,因此,一旦发现其踪迹,应及时消灭。另外,还要及时驱赶、诱捕吃鱼的水鸟。
6、养鳖另需注意:7-8月份是中华鳖的繁殖旺季,将有大量的稚鳖孵出。一要及时做好孵化收集工作,二应加强稚鳖的强化培育和防病措施。稚鳖入稻田前必须用高锰酸钾和食盐等药浴消毒,以防病菌感染。积极提倡养鳖户自繁自育,若到外地购入鳖蛋或稚鳖时,应加强检验检疫,并进行严格消毒,避免病菌带入。
7、 养虾蟹另需注意:一是禁止使用菊酯类或含菊酯类药物,因为菊酯类对甲壳类有很强的毒杀作用;二是适当增加稻田冲水的次数,不仅可以改善水体环境,而且可以刺激甲壳类脱壳生长;三是提高稻田水位,减低水温,有利用于养殖虾蟹找到遮阴处,如稻田挖有虾沟蟹沟则在水沟处增加水生植物;四是合理施肥,夏季如有稻田 确需施肥,应坚持以施用有机肥为主,尽量少施或不施无机肥,并做到少量多次;五是每隔半月用10-20ppm生石灰或1ppm的漂白粉沿沟均匀泼洒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