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价打响“冬至保卫战”
发布时间:2015-12-18 来源:猪场动力网
离冬至已经不到一个星期,猪价出现连续几天的下滑,“二师兄”似乎又陷入“逢节必跌”的魔咒。根据猪场动力网“动力猪价”指数统计,12月17日全国外三元生猪均价为16.78元/公斤,较昨日下降0.01元/公斤,较前几日降幅明显缩小(猪价已经连续两天出现比较大的下滑,幅度均超过0.1元/公斤),猪价已经打响“冬至保卫战”。


前两日猪价由升转跌,我们分析主要还是终端需求对猪价支撑力度不足。因消费情况不乐观,屠宰厂本身盈利状况就不佳,不敢过多囤货,因此采取压价的策略,收购也较为谨慎,也让猪价承压。
另外,众多屠宰场都反映目前市场上猪源较足,由于冬至前后出栏的猪都是夏季出生,成活率非常高,并且今年都未发生大规模、大面积的疫情,这些因素导致冬至需求旺季时集中出栏,且出栏量较大。我们再回顾过去两年冬至的猪价,都出现了大幅下跌的现象,原因其实也和今年相似。
产能补给不及预期,看好猪价后市
但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猪市整体状况与往年明显不同。这点从农业部公布的11月生猪存栏数据体现的尤为明显,生猪存栏量在连续4个月上升后开始下滑,表明了11月生猪出栏量出现较大幅度增长,主要因为养殖户出于对后市的担心选择集中出栏,因此或将影响元旦和春节的生猪供应情况。而能繁母猪27个月连续下滑,且环比跌幅达0.6%,超出此前预期,因此可以肯定,此次产能恢复将需要更长时间。
此外,近期天气明显转好,腌腊肉需求将逐渐加大,同时元旦、春节等节日的来临将进一步刺激需求。而去年12月至今年2月份是母猪淘汰最为剧烈时刻,对应现阶段生猪供应则最为紧缺。因此,各方都比较看好后市的猪价走势。
今年的冬至至春节期间,猪价总体保持平稳小幅上涨的势头,但17元/公斤的价位便已达到预期,切不可过度压栏。市场需求正在持续回暖,屠宰企业有提量动作,预计短期猪价将呈持稳走势。提醒广大养殖户保持好心态,适时出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