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口上的猪不起飞了 行业或迎去产能
发布时间:2018-09-21 来源:数据宝
根据农村农业部公布8月份生猪存栏信息,生存存栏比上月减少0.3%,同比减少2.4%;能繁殖母猪存栏比上月减少1.1%,同比减少4.8%。
根据历史数据,猪肉价格存在3年-4年的一个周期。此轮下行周期已经从2016年6月高点以来下跌超过26个月。从时间上来说,猪肉价格已经处于底部附近,而且这次能繁母猪存栏下降,可能意味周期底部的生猪养殖产能下降。
历史数据说明猪肉价格存在周期
猪肉,大到国家,小到家庭都关心它。老百姓关心它因为它影响老百姓的生活成本,国家关心它因为它影响CPI的涨跌从而影响宏观经济政策。
2006年7月份至今,猪肉价格经历了三轮周期,一个周期在3年-4年之间。每一轮大周期中,总会夹杂小周期。小周期,有时候就是假象。
从猪肉价格的周期数据来看:一旦母猪淘汰,重新培育母猪需要数月,然后配种生育仔猪要数月,再养育肥猪走向市场要数月,累计起来最少需要是十几个月时间,还不包括各个环节博弈或者突发因素导致周期的拉长。所以一旦价格见底之后或者去产能之后起来最少都有是十几个月的价格上涨周期。
母猪存栏数据下降是去产能?
猪产能由能繁殖母猪决定。一头母猪能繁育猪仔数量是有限的,所以一旦母猪数量确定,生猪出栏数据基本就能确定。
这些年,在母猪存栏量数据下滑的情况下,产能仍在增加,是因为每胎生猪出生规模有所提高。育种能力提升,管理水平提高死亡率下降,每胎出生从之前的8-10只提升到15只左右。这点可以解释,为何2016年生猪价格下跌之后,母猪存栏量还在下降。
这次为何不一样,认为可能母猪存栏量下降有可能是去产能呢?
1、事实上,尽管生猪价格当前处于盈利区域,但是今年上半年很多养殖企业都是亏损的,那些规模较小的养殖场可能会选择减少养殖规模。根据3月到6月的猪粮比数据小于6也说明这点。
2、非洲猪瘟的防御机制导致各个省份调运困难,这些省份的养殖户也会选择减少养殖规模,一些担心疫情传染的养殖户也会选择减少养殖规模,来降低风险
。
3、8月份数据看,能繁殖母猪下降速度在扩大。持续的数据下滑,即使单胎培育规模增加,后续的产能也会下降。因为母猪存栏量的下滑,抵消了单胎育种的增加速度。如此,养猪行业去产能便会发生。
声明:所有资讯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