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奇扑克Legend Poker·(中国区)官方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新闻 > 行业动态 >

走出去:乳业新考卷

发布时间:2017-10-13 来源:财经国家周刊


    如今,在新加坡也可以喝上中国的“特仑苏”牛奶了。
 

    不久前,继“纯甄”之后,“特仑苏”也进入新加坡市场,为“一带一路”上的消费者提供更多中国品牌产品,丰富他们的餐桌。

    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全球乳业产业链上的优质资源将加速流动、整合,中国本土乳业的“朋友圈”正在不断扩大,更大范围、更深层次、更高水平的国际乳业合作令人期待。

    2017年初在河北考察时,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期望,打造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乳业产业,培育出具有世界知名度的乳业品牌。这意味着,除了为国内市场提供高品质产品,中国乳业企业还需进入国际市场,讲好“中国故事”。对于稳步提升的中国乳业来说,这无疑是一张全新的考卷。

    借力“一带一路”

    近年来,中国乳业国际化的步伐在不断加快,乳企海外投资力度加大。我国多个乳品企业走出了国门。此外,随着乳企布局“一带一路”,国内多个周边产业也被带动发展。

    在业内人士看来,“一带一路”带来的最大机遇就是与沿线国家消费者和中国消费者建立非常好的连接,将中国的优质产品提供给“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消费者,加强中国乳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为此,在过去几年时间里,乳企投入了大量时间、金钱和精力在提升质量和研发能力上。

    高级乳业分析师宋亮认为,当前中国乳业的发展水平与世界先进水平尚有差距,因此要积极“走出去”,利用国外先进理念和技术缩小竞争差距,从而培养出一批富有竞争力的品牌。

    业内人士表示,“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和实施给企业带来了很多红利。政府在政策、法规方面为中国企业“走出去”创造了便利条件。在财务方面,企业也得到了相应支持,在国外投资、收购或加大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投资力度都更方便了。“一带一路”不仅为中国企业“走出去”提供一个更美好未来,还能达成双赢的局面。

    农业部乳业专家陈渝认为,今天的乳企“走出去”已经不只是基于品牌、原料等因素的考量,“想要在全球范围内成为一个真正的跨国企业,必须要积极‘走出去’,搭建新的竞争生态圈,积极步入国际竞争2.0时代。”

    讲好“中国故事”

    即使借力政策“东风”,中国乳企“走出去”的挑战依然不小,困难依旧很多。

    一位业内人士表示,在中国以外的国家开展业务具有挑战性,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政治、法律和文化环境不同,政治风险、环境差异都可能会给中国企业带来“水土不服”。

    如何形成更开放、平等的合作关系以及资源的对接,成为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是我们需要考虑的问题。深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过程,其实也是中国企业传递中国文化和中国品牌形象的过程,企业要更多地思考如何讲好“中国故事”,为全球经济的发展贡献东方智慧。

    在工信部原总工程师朱宏任看来,中国乳企在国际化过程中,要关注产业链最前端的奶农,要做好平衡,“走出去”的企业既要学习先进技术,也需要注重企业管理、能力建设、合规建设等方面的提升。

    “不管是大目标还是小目标,企业都需要考虑清楚‘走出去’是想干什么。”工信部消费品司司长高延敏表示,已经“走出去”的企业也需要跟国外企业在多方面进行对标,真正做好与国外企业的合作。

    国家食药监总局食品安全监管一司司长张靖则提示,企业“走出去”是求生存、图发展,而不是为“走出去”而“走出去”,企业需要立足于国内市场,依据自身情况量力而行,国家也需要创造公平竞争的环境,帮助企业扫除发展障碍,从而促进乳企更好“走出去”。

    “中国乳企的国际化发展要以本国奶源和产业安全为基础,不能以牺牲本国产业健康发展来发展国际化。”宋亮建议,国家层面应加快产品标准的修订和完善,推动产业工业化的升级,进一步深化加强科学监管体系,推动中国市场与国外市场更有效的融合。

    “打铁还需自身硬”,归根结底,国产乳业想要迈好国际化的步伐,品质保证是核心。


网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