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高压线碰不得,河北3家奶牛场被罚,当地因治污不力被问责!
发布时间:2017-10-09 来源:民主与法制网
近年来,河北省保定市清苑区3家大型养殖场,将大量的污水排放在附近的河渠和坑塘内,对居民的生活造成很大影响,当地村民对此叫苦不迭、怨声载道。
近日,清苑区环保局证实,三家养殖场分别为益民奶牛养殖场、金谷牧业有限公司和固上绿泽奶牛养殖场,排水的土坑上报为纳污坑塘。
养殖场附近的居民称,企业排放的污水和污物已达数年。
养殖场污水直排沟渠坑塘
3家奶牛养殖场位于清苑区望亭乡固上村,距离雄安新区仅数十公里。在金谷牧业养殖场的门前,有一条约5米宽的河道,里面的污水十分显眼,漂浮着很多垃圾。
这条河道绵延数千米,流淌着灰黑色的污水,临近水面的草木已显得枯黄,河道中的污水上漂浮着垃圾,一股恶臭的味道扑面而来。
固上村村民反映,因为养殖场的污染,已经严重困扰着附近村庄居民的生活。“冬天还好些,每到夏天都生活在恶臭的环境里。”
在紧邻该养殖场的东侧,是一大片堆放了大量污物的场地,围挡里面的人员正在忙碌着。记者在临近的地方,又发现了另一条水沟,里面流淌着黑色的污水。记者沿着这条水沟向里一路走去,穿过了一片玉米地后,发现一个坑塘,里面深色的污水散发出阵阵恶臭。
与此相似的是,在固上村通往臧村镇的街道路东侧,有一家没有悬挂厂牌的企业,村民证实这也是一家大型养牛场。注意到,在该场区北侧的大门内,可以看到里面搭建的牛舍。这里畜养粪便堆积成片。再向东望去,有一条人工挖掘的水沟,沟内大量的污水缓缓流淌,上面漂浮着一层胶状的物体,一直绵延数百米。
污染存在多年,村民不敢开窗
养殖场附近的村民反映,这两家养殖场已建起多年,污染也一直存在,对当地环境造成了很大的破坏,也对居民的生产生活带来极大的影响。
据了解,奶牛养殖业已有30余年历史,奶牛存栏数量位居保定市前茅。其中,固上村范围内建有奶牛养殖场和某牧业有限公司。公开资料显示,位于固上村的奶牛养殖场成立2004年,是该区最大的奶牛养殖场,奶牛存栏量多达2000头左右。
临近养殖场的固上村和前米阳村民介绍,因奶牛养殖场养殖量较大,每天产生的很多粪便和清洗牛舍等产生的污水、污物,都排放到了场区附近的沟渠、坑塘。
养殖场直排被罚款,排污“涛声依旧”
针对上述污染情况,清苑区环保局人士介绍,因这三家养殖场私排养殖废水,该局已对三家养殖企业各自处罚5万元罚款。
三家养殖场排水的土坑按照市环保局要求,统计上报为纳污坑塘,并对坑内废水取样进行了监测,目前正在等待监测结果,监测结果出来后按照要求进行整治。
此外,按照《关于加快推进规模化畜禽养殖治理及禁养区搬迁工作的通知》要求三家养殖场限期搬迁。
今年4月底,清苑区环保局分别对上述三家养殖场进行了处罚。其中,保定市环境保护局清苑区分局清环(东)罚[2017]03号行政处罚决定书显明,金谷牧业有限公司养殖场未依法建设畜禽养殖废水综合利用或无害化处理设施,未委托他人对废弃物进行综合利用或无害化处置,废水未经处置直接排放等环境违法行为。行政处罚决定书分别显示,固上绿泽奶牛养殖场和益民奶牛养殖场,同样存在上述环境违法行为。
行政处罚决定书中还表明,未建设污染防治配套设施、自行建设的配套设施不合格,或者未委托他人对畜禽养殖废弃物进行综合利用和无害化处理的,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不得投入生产或者使用。
当地因治污不力被问责
村民反映,这些养殖场污染多年,却一直得不到“根治”。
今年8月,因落实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不力,环境保护部对清苑区主要负责同志进行了约谈。
环保部通报中显示,清苑区对整改工作滞后,对环境违法问题处罚不到位,并要求清苑区等地应切实提高认识,强化措施,深化治理,加大整改工作力度。
随后,清苑区副区长、环保局局长等13名责任人,因环境问题整治不力被问责。保定市纪委成立的联合调查组查实,清苑区政府对长期存在的环境问题不主动解决,特别是环保部督查组交办后,仍认识不到位、重视不够,相关领导层层圈阅,对督办事项敷衍应付,对应处罚问题未处罚、应整改问题未整改到位,造成严重不良影响。
保定市纪检部门负责人表示,今后将把问责常态化作为根治环境污染顽疾的重要手段,围绕环保领域突出问题,强化督导检查,坚决纠正以会议落实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仅做表面文章的问题;严肃查处部门工作人员、基层工作人员敷衍应付、遥控指挥、以罚代惩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