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奇扑克Legend Poker·(中国区)官方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新闻 > 行业动态 >

新疆天润烽火台奶牛场生态养殖链

发布时间:2017-09-29 来源:荷斯坦


    在新疆兵团第十二师西山农牧场烽火台小镇的天润烽火台标准化示范牧场里,20头荷斯坦奶牛犊牛,正悠闲地享受着初秋的暖阳,欢快地吃着精心配制的饲料。

    新疆天润烽火台奶牛养殖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不仅提高了农户和企业的经济效益,保护了环境,还提高了社会效益,让传统的奶牛产业焕发出更多的活力。

    健康产业催生亮丽名片
 

    西山农牧场地处乌鲁木齐南郊,离城区只有20多公里,天蓝地绿水清,在这里建设现代化的标准化示范牧场,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2015年12月18日,在西山农牧场烽火台小镇,成立了兵团首家集奶牛养殖与旅游观光为一体的天润烽火台标准化示范牧场。牧场规划建设面积13万平方米、草场面积20万平方米,设计存栏奶牛规模1000头,年产优质原料奶6000吨。规划设计包括综合楼、奶牛科普展示中心、挤奶厅、干奶牛舍精料库等建筑。同时,还有空中参观连廊、奶制品自助加工体验区、儿童游乐区等。

    该牧场于今年6月14日正式投产。截至目前,已有310头乳牛产奶,日均产奶9吨多。

    2016年8月,国内20强奶业企业提出《中国奶业振兴宣言》,承诺“做优质产业、做和谐产业、做开放产业,以好牛奶、好奶粉、好乳品赢得消费者,赢得信誉和尊严,引领带动民族奶业全面振兴”。
 

    技术创新实现循环发展

    走进牧场,蓝顶白墙的4栋现代化养殖圈舍十分醒目。天润烽火台标准化示范牧场在建设之初就遵循绿色、环保、集约、高效的理念。每天14点,数百头泌乳牛准时排队到智能转盘式挤奶厅里挤奶。现代化自动刮粪系统、自动加热恒温饮水系统、奶牛佩戴的发情计步器等技术装备,为发展循环经济奠定了基础。

    “一头牛一天要排40公斤粪便,每天光是处理粪污这项工作的劳动强度就特别大。自从安装了自动刮粪系统,一天可以不间断自动刮粪7至8次,一个圈舍至少可以节省一个劳力。”负责人介绍,粪污处理是一个闭环的链条,应用先进粪污处理系统对废弃物进行固液有效分离后,干粪制作有机肥和用于回填牛床,液体进入氧化塘经发酵后回田,实现粪污的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

    负责人称,如果不用干湿分离的牛粪垫牛床就要买锯末,1方锯末100元,粪物成本1方只要20元,可节约80元,一年下来,费用可观。目前,牧场正在和一家公司洽谈,准备把氧化塘的尿液进一步加工成有机肥料,用于种植花卉,粪便的附加值会更高。同时,牧场还计划将最后剩下的粪污上清液,免费提供给周边的农户,通过罐装喷洒到农田,有效地培肥地力。比起再花钱治理污染,这种变废为宝的循环生产模式,既保护了生态环境,又实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整合资源放大社会效益

    为实现奶牛饲料签约自供率100%的目标,该牧场在兵团乳业种植基地收购苜蓿的同时,在西山农牧场建立了1000亩青贮玉米种植基地,每年收购符合干物质标准的青贮玉米至少4000吨。

    2016年,西山农牧场职工与该牧场签订了80亩的玉米青贮种植协议。年底,收获青贮玉米360吨,以每公斤0.35元的价格收购后,职工获利6万元。今年,又续签了种植协议,约定的每公斤价格较上年提升了0.02元。
 

    在牧场的奶牛科普示范园内,工人们正在进行内部装修。建设奶牛科普示范园,延长奶牛养殖产业链,不仅可以展示先进的奶牛养殖技术,引导牛奶新消费,还能促进西山农牧场特色旅游资源开发,拉动旅游业发展,创造就业岗位,提升职工群众收入。

    建设科普文化旅游项目,有利于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主副产业联动发展,带动西山农牧场奶牛小镇的规划建设,促进西山农牧场三产尤其是旅游业的发展。西山农牧场是兵团20个现代农业示范团场之一,2015年,烽火台小镇入选第三批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和中国最美休闲乡村。


网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