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士设计星级猪栏,养猪成本可降低40-120元/头
发布时间:2017-09-15 来源:博亚和讯
作为普通市民一日三餐都少不了的猪肉,其健康问题备受关注。在长沙马坡岭一栋老旧的办公楼里,国际著名的畜禽营养与饲料学领域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印遇龙,正在与一群湖南农大师生,设计推广一项“五星级猪舍”。他们要从源头减少生猪养殖污染,确保养出真正的“无抗猪肉”。
“养猪院士”让老百姓吃上健康肉
多年前各地江河中出现的“猪漂漂”,曾揭开生猪养殖污染的冰山一角。据统计,一头猪每年排放的废水量约为11吨。猪场养殖污染量不亚于工业污染。在猪饲料中添加的一些微量元素如铜、氮、磷等和抗生素,造成猪的粪便含重金属多,使土壤板结,并导致猪肉重金属超标。
针对生猪养殖污染问题,中国工程院院士印遇龙早已研究多年。“很多人说我就是个养猪的院士。”1978年从湖南师范学院(现湖南师范大学)生物系毕业的印遇龙与生猪养殖结缘,一养就是39年。
1985年,德国马普学会为他提供了一个去德国农业科学院深造的机会,当时他的妻子已经有孕在身,在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的权衡之间,他毅然选择了后者。学习期满后,他婉拒导师承诺的丰厚物质条件回国。
“管好猪屁股,养猪才有前途!”早在2014年,他就在多个场合呼吁,通过科学研究提高饲料转化率、减少猪排泄物(氮、磷排放)和处理好环境废弃物。他解决了畜禽养殖中滥用瘦肉精、抗生素和高铜高锌重金属的难题。印院士称,通过养殖环境的改善、增加猪的免疫力,从而替代原有的抗生素,其最终目的,就是希望让老百姓吃上健康肉。
实现养殖方式“零污染”
镂空的猪舍地砖,猪的粪尿漏下去收集后沉淀,利用管道将沉淀后的液体引到上空,喷洒在猪舍四周贴有特质薄膜的墙壁上,让尿液与氧气充分接触。尿液中液体部分蒸发掉,固体统一收集制成肥料。高温天里,猪舍里还有“空调”,其采用的湿帘+负压降温系统,可以保证猪舍凉爽。饮水碗设计让猪喝上“直饮水”也彻底解决了水浪费。这就是印院士设计的“零污染”猪舍。
如今,这项成果已经在全国200多家养殖场推广。应用新型猪舍设计可减少污水90%以上,根据测算,这样养猪综合成本可降低40—120元/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