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低温鲜奶即将"亮剑" 杀菌、冷链工艺或成质量关键
发布时间:2016-08-11 来源:国家奶牛产业技术网
进口奶热销刺激了我国乳业的转型思索,特别是在液态奶这类产品中,这主要源于常温奶保质期长、价格亲民等特点。近日,我国发布《中国低温奶发展白皮书》,预发力低温奶生产。在此战略中,消毒杀菌、低温储存、冷链运输等技术和设备成为关键部分。
近年来,外国洋奶纷纷跑步进入中国,市场规模和渗透率来势汹汹。根据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13年全年液态奶进口19.5万吨,同比增加91.2%。在国内常温液态奶电商渠道中,进口奶更是占据了2/3。
进口牛奶就是高品质的代名词
那么,进口牛奶真比中国本土的牛奶品质要好吗?与国内热销的情况相反,进口常温奶在欧美市场销量并没有那么好,甚至不少常温奶主供中国市场。据数据显示,包括新西兰、美国等全球200多个国家,低温鲜乳占日常饮用的90%以上。
原来,常温奶在加工时通常采用120℃-140℃灭菌,不仅增加B族维生素的损失,而且蛋白质因高温形成异肽键交联,生物利用率略有下降。同时因为富含赖氨酸和乳糖,易发生美拉德反应,形成人体不容易利用的蛋白质糖基化反应产物。相比而言,通过巴氏杀菌的低温鲜乳,比常温奶更接近新鲜牛奶的营养健康价值和口感。这一点和进口、国产无关,关键是与加工方式和工艺有关。
另外,由于常温奶保质期长、运输要求不高,所以才让进口洋牛奶历经数月将国际市场上没人光顾的常温牛奶,以亲民的价格,抢占中国本土低温鲜乳的市场空间。
品质复兴重塑国际乳品新形象
为此,奶业协会联合得益乳业于近日共同发布《中国低温奶发展白皮书》,指明低温鲜乳时代发展方向,旨为中国低温奶未来的发展方向建议献策,也让消费者了解到一个越来越透明和发达的中国低温品类产业链,重塑乳品强国形象。
据了解,低温鲜乳只采用鲜奶加工而成,低温杀菌消毒,全程冷链运输和储存,最大程度地保留牛奶的营养价值和活性成分,是营养价值最高的牛奶制品。得益认为,企业没有权利阻止消费者购买进口常温奶,唯有提升品质和安全,加快转型发展低温鲜乳,才能重新激发国内消费者对的信任,才能重新塑造乳制品大国和强国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