脆肉鲩从暴利狂跌到微利 但脆肉鲩膨化料优势依旧抢眼
发布时间:2016-08-04 来源:中国水产频道
1、调查背景
近年来,脆肉鲩养殖是草鱼走差异化路线最具特色的方式之一,2014年脆肉鲩养殖华丽转身,在各养殖品种行情普遍低迷的情况下一枝独秀,养殖效益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涨。脆肉鲩膨化料也在高鱼价行情的刺激下顺势促成了第一次革命,膨化料比例上升到30%左右。受对虾养殖成功率降低的影响和去年高鱼价的刺激,2015年的脆肉鲩养殖面积进一步扩增,伴随着脆肉鲩大规模化养殖发展的趋势,脆肉鲩膨化料的发展也迎来了快速增长期,但是受经济大环境和供求关系失衡的影响,脆肉鲩的行情却进入了寒冬,脆肉鲩从暴利时代狂跌到微利甚至亏本的局势。经销商、养殖户不得不重新审视如何合理养殖、科学管理和降低成本等问题,而膨化料的优势,在今年低迷的脆肉鲩行情下表现依旧抢眼。本文着重就脆肉鲩养殖现状变化和饲料合理搭配使用的效果展开分析、探讨,为脆肉鲩膨化料的产品定位、市场推广和科学使用提供参考依据。
2、养殖现状
2.1养殖面积
近年来,脆肉鲩养殖受2014年市场行情好的影响,加上近年来中山地区对虾养殖成功率低,致使部分养殖户转养脆肉鲩。2015年的脆肉鲩养殖面积同比2014年增加了将近20%,养殖面积在2.8万亩左右,主要集中在中山东升镇。2016年的脆肉鲩养殖面积与2015年基本持平。
2.2养殖模式
中山脆肉鲩养殖有着三十多年的历史,传统的养殖模式得以较好地沉淀和传承。脆肉鲩按照出鱼的均重规格分为大脆、中脆、小脆,大脆养殖占整个脆肉鲩养殖的7成,中脆约2成,小脆只有1成。此种传统大脆养殖模式早已根深蒂固、深入人心,目前绝大多数养殖户还是以这种模式进行脆肉鲩养殖。2015年中山东升脆肉鲩投放密度普遍在220~250尾/亩左右,部分密度高达300尾/亩,周边镇脆肉鲩养殖的投放密度相对较低,一般在200尾/亩左右。
2.3产量与效益
2015年的脆肉鲩市场行情低迷,价格下滑,全年出鱼均价9元/斤,接近养殖成本线,大部分养殖户处于保本或微盈利的水平。受2014年脆肉鲩鱼价较好的影响,2015年脆肉鲩的市场平均养殖密度提高到了220~250尾/亩,脆肉鲩的平均净产量也提高至2000~2200斤/亩。2015年脆肉鲩市场行情低迷,市场流通差,出鱼要求提高,尤其对出鱼的规格和脆度要求最为严格,使得2015年的出鱼平均规格和蚕豆投喂量均受到了直接影响,且同比2014年均有所提高。2015年脆肉鲩平均出鱼价9元/斤,同比2014年13.5元/斤下降了33.3%,每亩的平均养殖效益也随之下降至3000~5000元/亩。
3、饲料现状
3.1饲料现状
2015年脆肉鲩养殖市场的饲料容量在10万吨左右,其中颗粒料市场容量约7万吨,膨化料约3万吨。饲料总量与2014年持平,膨化料增长较快,占饲料总量的比例增加到30%左右。目前脆肉鲩市场上常见的主流品牌的颗粒料普遍以23%~26%蛋白为主,膨化料以26%蛋白为主。2015年脆肉鲩养殖过程中膨化料的使用比例一般在25%~30%。近年来,随着养殖户对膨化料认识的加深和接受度的提高,膨化料的优势日益凸显,膨化料的使用比例呈逐渐提高的发展趋势。由于脆肉鲩的养殖周期长,赊欠比例大,所以大部分脆肉鲩市场被控制在几个资金实力强的经销商手上,这些大经销商基本都是通过提供饲料、蚕豆、收鱼这种模式来进行运作,在一定程度上垄断了脆肉鲩市场绝大多数的销量。
3.2蚕豆
2015年的脆肉鲩养殖中,蚕豆平均投喂量为17斤/尾,与2014年蚕豆平均投喂量13斤/尾相比增加了4斤/尾的投喂量,喂豆周期拉长了20天左右。主要受市场行情低迷的影响,鱼中抓鱼要求较高,尤其在出鱼规格和脆度上的要求较为严格,致使大部分养殖户因脆肉鲩的脆度不够而在养殖后期不得不加豆投喂。
4、脆肉鲩膨化料
与颗粒料终端效果对比
在脆肉鲩养殖中提高膨化料使用比例与全程使用颗粒料之间的差异:
(1)在一定程度内,提高膨化料的使用比例,能加快鲩鱼的生长速度,提高出鱼的均重。郭老板的鱼塘膨化料使用比例增加至25%,虽脆肉鲩的养殖密度比较大,但其出脆肉鲩的均重15.9斤/尾远高于横栏周老板的出鱼均重13.5斤/尾。据养殖户反馈,膨化料在养殖过程中尤其在养殖后期的追肥效果很明显。
(2)在一定程度内,脆肉鲩养殖过程中增加膨化料的使用比例,能有效降低养殖料比,提高鲩鱼的净产量,降低养殖的综合成本。
(3)控制好浮沉搭配比例来投喂养殖脆肉鲩,不会影响底层杂鱼的产量。横栏养殖户周老板的鱼塘杂鱼产量为1284.2斤/亩;养殖户郭老板的鱼塘膨化料使用比例提高至25%,杂鱼产量为1221.9斤/亩,相比之下并未出现明显的降低。由此可得,合理的浮沉搭配比例进行养殖,在提高脆肉鲩的养殖产量、降低饲料成本的同时也能保持杂鱼的产量,增加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