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牛行业一周要闻回顾(7.25-7.31)
发布时间:2016-08-01 来源:东方传奇扑克Legend Poker
【行业动态】
1.上半年福建口岸进口饲草大幅增长 杜绝有害生物传入
近年来,随着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逐年提高,对奶制品的需求也与日俱增,我国奶牛养殖业迅速发展。因国内优质饲草生产供应有限,相关企业积极大量进口优质饲草,随之而来的疫情风险也迅速增加。为维护国门生物安全,福建检验检疫局着力提升履职把关能力,全面增强进境饲草检疫监管的针对性、有效性,做到“三管齐下”:一是规范业务管理,提升执法水平。二是严格执行规定,维护执法权威。三是加强队伍建设,提升工作能力。
2.相关上市公司开始发布业绩预亏 80%散户奶农退出
全球奶价下滑以及进口奶增加,对中国奶牛养殖业形成巨大冲击。目前乳业发展是三鹿奶粉事件以来最困难的一个阶段,现在库存奶粉有40万吨到50万吨。据悉,正常奶牛淘汰率是28%,而现在现代牧业的个别牧场淘汰率达到了46%。低价进口奶价给国内奶牛养殖业带来巨大冲击,使得中国原奶供给持续过剩,已有80%散户奶农退出。据称,受奶价下跌影响,黑龙江省奶农因此年减收28亿元。奶站数量也由3062个减少为1040个,降幅达66%。
3.国内奶价持续低迷 预测8-10个月后将回暖
对于未来国内奶价走势,专家预测:1、液态奶产量方面,上游养殖端将继续调整产能,加速乳牛淘汰,淘汰率30%-40%,日产量预计下滑15-20%;2、奶粉继续去库存,自2015年下半年已经消化部分,目前完成去库存还需要8-10个月;3、奶价调节进程还需要看国家对大企业供求调整的态度和上游乳企的抗亏能力;4、奶价方面,目前国内生鲜乳均价和大牧场奶价已经在底部,继续下跌空间不大,预计8-10个月后会回暖。
4.河南奶牛管理进入信息化时代
奶牛牧场综合管理信息化系统可通过无线通信、射频识别(RFID)、传感器等信息化手段和设备,对奶牛的产奶量、采食量、发情状况、体重与体温等指标进行实时监测与统计分析,并发出相应的指令与建议,从而在牧场中建立精细饲养管理系统,并实现奶牛生产过程的溯源与追踪。据了解,目前,该系统已开始在河南省127家规模牧场推广使用,覆盖近3万头荷斯坦奶牛。
5.还乳业生产消费“鲜”核心
由于受进口乳制品低价冲击以及新西兰、欧洲等国家和地区廉价进口奶粉诱惑,我国一些乳品企业开始改用进口奶粉作为乳制品原料。有专家认为,这种情况一方面直接冲击我国奶牛养殖业,另一方面也背离了乳制品的营养价值发展方向,不利于我国乳业健康发展。建议适度限制利用进口奶粉制作复原乳,建立以“鲜”为核心的乳制品生产和消费导向。
【行情走势】
1.农业部:7月第3周生鲜乳价格上涨
据农业部定点监测,7月份第3周(采集日为7月20日)内蒙古、河北等10个奶牛主产省(区)生鲜乳平均价格3.40元/公斤,比前一周上涨0.3%,同比下降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