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奇扑克Legend Poker·(中国区)官方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新闻 > 行业动态 >

我国的养猪业与种猪产业化(上)

发布时间:2016-02-15 来源:猪价行情


    养猪产业化,是实现我国从养猪大国向养猪强国转变的基本途径。可喜的是,我国养猪业正在逐步朝着产业化的方向发展,近十多年养猪产业结构的变化更说明了这个问题。如规模养猪场(户)逐渐增多,“公司+农户”的模式不断得到推广,产、加、销一条龙经营的企业不断涌现等。随着经济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食品安全、卫生和风味等的要求不断提升,我国的猪肉市场的主体将是产业化发展程度高的,具有独立品牌的养猪公司、猪肉加工公司生产的品牌猪肉,这不仅是因为人们经济生活水平得到了提高,健康意识增强,还因为现代社会的快节奏改变着人们的购物及生活方式,顺应这种市场变化,抓住市场新的商机,是每一个猪肉产业相关企业刻不容缓需要认识和解决的问题。

  养猪产业化是一个大概念,它涵盖从种猪培育、商品猪生产、屠宰分割、肉食品制作和加工等生产各环节和终端市场的建立、开发等流通环节,因此养猪产业化,不仅仅是“养猪”,借鉴西方“猪肉产业”的概念可能更准确一些。

  养猪产业化

  随着现代社会功能的分化与分工,各行各业产业化的趋势日益突显。养猪产业化也不例外,它是现代养猪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因为只有将养猪生产、加工、运销等整个过程有机的组合,才能充分发挥各自在技术、设备、营销渠道等领域的优势,扬长避短,合理配备资源,实现产业链(又称猪肉链)效益的最大化。

  由此而言,养猪产业化可以概述为:猪肉产业的各个相互独立并密切相关的环节,即种猪育种、肉猪生产、屠宰分割、肉食品加工、营销体系等相互配合和依存,互惠、互利、互补,在技术、人力、设备、信息、市场以及其它资源方面实现最佳搭配与整合,达到产业链效益的合理分配和最大化,使猪肉产业进入一个良性的循环、实现可持续发展。

  其实养猪产业化涉及到的领域远不止上述那么简单,在各环节中还包括若干个部分,如肉猪生产环节至少还包括饲养营养、繁殖配种、疫病防治、环境调控等,所以说养猪生产的产业化是一个大系统。
  种猪产业化

  1、种猪产业化的定义

  种猪产业化可以定义为:在猪肉工业产业化大系统中,位于这个产业前端的种猪繁育体系(包括基础科学研究、新产品试验示范、遗传核心群育种与选育、扩繁群的建立以及肉猪生产群使用的种猪的更新等)也实现自身生产经营过程的产业化运行,各行其职、各得其所,使得种猪科研、生产、推广等各个环节发挥出各自的优势,并使这种优势组合显现出最佳的价值潜能。

  养猪产业化可以建立在一个高度发达的社会分工体系中,也可以由单个产业化集团独立运行;同样的道理,种猪产业化也可以由若干个种猪公司组成并运行,或由一个独立的种猪公司投资、操作和掌控,然而在高度发达、分工明确的社会中,产业化应当是建立在一个相互依存、分工合作的基础上的,这样有利于通过市场规律调节利益分配关系,所产生的优势和效果是不言而喻的。

  在我国,传统的养猪与种猪生产常常合为一体,虽然它们是互相关联的两类生产,但其实它们有着质的区别,产业化意味着集约化、专业化,在种猪育种和肉猪生产环节上,种猪生产与肉猪生产各自实行专业化生产之时,就是产业化开始趋向成熟之日。

  2、养猪产业化对种猪的要求

  养猪产业化是建立在“集约化饲养、规模化加工、专业化营销”的基础之上的,而这个基础之基础是种猪,没有适应养猪产业化要求的优良种猪品种,将影响整个产业链后续的发展。适应养猪产业化发展的猪种需要具有以下品质:①结实的体质和抗逆性,以适应高密度饲养的圈舍条件;②均匀一致的个体,适应批量生产、全进全出的要求;③高效低耗的生产性能,支撑和维系设备、技术的高投入。而适应规模化加工的肉猪需要具有以下品质:①产品规格一致,以利设备加工潜力得到充分发挥;②优质的胴体,减少加工环节损失,获得最大的分割产品份额比例并满足消费者对食品安全和口味的要求。当然,养猪产业化的发展必然催生品牌,进而是名牌的产品,迎合现代消费群体生活和消费方式改变的需要。

  要满足产业化对种猪及其后续产品的要求,位于这个链条顶端的猪育种工作者承担着艰巨的任务,这就是对传统的遗传资源进行研究,把现代数量遗传和分子遗传学的原理运用到种猪改良的实际工作中,培育、筛选出适应现代生产工艺要求,高效低耗,既有利人类健康需求又符合集约化条件下动物福利化饲养的种猪品种。

网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