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一周要闻回顾(11.30-12.6)
发布时间:2015-12-07 来源:东方传奇扑克Legend Poker
【行业动态】
1、美国专家把海胆与对虾混养作为科学养殖的一种突破
最近,美国水产专家似乎找到了一种更好的对虾养殖方法,这种方法似能通过较便宜的方式获得对虾产量的增长,而这种崭新工艺还发挥出了某种对环境治理的比较优势,且对于未来的商业和医药技术领域也有所突破。这种方法就是“把海胆与对虾混养”,让多余下来的对虾饲料养活另一个物种-海胆,而对虾则可摄取海胆释放出的细微颗粒物和海胆身上的有益真菌,无需再投放更多的传统对虾饲料。
2、广西抽检24批次水产制品 合格率100%
近日,广西壮族自治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在其官网发布公告称,广西壮族自治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于2015年10月抽检水产制品24批次,合格24批次,合格率100%。本次抽样检验依据是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等标准及产品明示标准和指标的要求。水产制品抽检项目包括铅、无机砷、甲基汞等指标。
3、厄尔尼诺是否史上最强 秘鲁渔业面临现实挑战令人忧
自去年开始,厄尔尼诺事件的发展一直是鱼粉行业热议的话题之一。近期世界气象组织表示此轮厄尔尼诺可能是65年以来的最强,甚至可能在明年继续,而我国中央电视台也预测秘鲁将经历有史以来的最强厄尔尼诺现象,秘鲁渔业将面临艰难挑战。然而,与此同时,秘鲁非政府机构IREA却对Imarpe的研究作出了质疑,称“厄尔尼诺不会在秘鲁出现”,其后,该言论遭到了Imarpe前几任董事长的联名发文反击。另一方面,近期秘鲁捕鱼形势仍不稳定,多数鱼粉厂商并不主动报价,成交市场仍显冷清观望。
4、水产发酵饲料的“盖头”有待掀开
近日,在第六届“全国石斑鱼类繁育与养殖产业化”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麦康森指出了现阶段我国水产饲料存在的主要问题:部分水产养殖地区的超负荷养殖增加了环境负荷;饲料原料不能持续供给、饲料效率低,氨氮、有毒有害有机物、重金属的排放与积累也影响了环境可持续利用。发酵饲料是指在人工控制条件下,通过微生物的代谢活动,将饲料中的大分子物质和抗营养因子分解或转化,产生更有利于动物采食和利用的富含高活性益生菌及其代谢产物的饲料或原料。微生物发酵饲料的成本相对较低,应用在水产养殖中能够提高鱼类肉质,发展绿色水产品养殖,提高经济效益。
【行情走势】
1、全国部分地区草鱼、鲫鱼塘边价
本周各地草鱼鲫鱼价格跟上周相比几乎无变动,价格还是保持相对平稳,个别地区因为近两天的市场销量行情有所好转,造成了短期内草鱼价格有轻微上调的迹象出现,但价格涨幅并不明显。具体价格如下:

【圈里圈外】
1、崔和:罗非鱼产业需从数量规模向质量效益转变
中国罗非鱼产业养殖生产升级要兼顾生态环境、推广健康的养殖模式、认证、可追溯,市场准入,做优质产品,增加附加值。未来是强者愈强的时代,加工出口贸易,企业越来越集中,越做越大,通过兼并、重组、收购、摒弃无序竞争,形成跨国集团或国内大型企业。中国的罗非鱼产业正朝着健康的发展方向,驶入可持续模式的轨道。而市场将从国际市场向国内市场转变,罗非鱼国内市场消费潜力远未挖掘,走产品差异化战略,突出区域特色。中国水产品国际贸易份额最高,中国的水产品转型将演变成全球转型。
1、崔和:罗非鱼产业需从数量规模向质量效益转变
中国罗非鱼产业养殖生产升级要兼顾生态环境、推广健康的养殖模式、认证、可追溯,市场准入,做优质产品,增加附加值。未来是强者愈强的时代,加工出口贸易,企业越来越集中,越做越大,通过兼并、重组、收购、摒弃无序竞争,形成跨国集团或国内大型企业。中国的罗非鱼产业正朝着健康的发展方向,驶入可持续模式的轨道。而市场将从国际市场向国内市场转变,罗非鱼国内市场消费潜力远未挖掘,走产品差异化战略,突出区域特色。中国水产品国际贸易份额最高,中国的水产品转型将演变成全球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