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新建规模猪场3万头/年起步
发布时间:2014-08-07 来源:博亚和讯
上月中,广州市府常务会议通过《流溪河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方案》,计划于今年年底前完成各类违章生猪养殖场的清理整治工作。南方农村报新牧网记者近日了解到,广州市各区清拆猪场预算达数千万,今年生猪存栏数预计锐减80万头,为达到2016年50%以上猪肉自给率,广州出栏3万头/年以上猪场将达12家,年出栏生猪可达108万头。
强硬拆迁辅以财政奖励引导
据悉,广州市辖区内增城、从化、白云和花都四个养猪主要地区均于近年整治,增城目前已经完成清拆工作,本轮清拆工作牵头部门被定为白云区、花都区和从化市,广州市环保、农业、城管等部门进行配合。南方农村报新牧网记者从广州市农业局获悉,此番清拆包括禁养区、限养区和适养区的划定等工作分别由各区自行规定后上报市农业局。
据报道,2014年-2020年,流溪河整治工程计划投资90亿元。同时记者了解到此次清拆并未采取零补偿的方式,不少地方都有相应的财政奖励。从化市生猪整治办告诉记者,整个从化市预算此次拆迁奖励为2212.82万,每头能繁公母猪奖励200元,每清拆一平米栏舍奖励15元,目前已奖励能繁公母猪421.78万,奖励栏舍清拆98.1075万。花都区对养殖户也有相应的奖励政策,由各级政府组织。白云区没有相应补贴政策,但从去年下半年开始给予了充足的时间让养殖户关停或搬迁。增城此前也表示拆迁没有补偿,但南方农村报新牧网记者从增城市政府获悉,增城市在整治期限内根据实际情况有一定的奖励。
既大范围清拆又要保自给
此前,增城市生猪养殖场(户)共7288家,生猪存栏1874725头,猪场建筑面积约4720332万平方米。增城市政府表示已经整治7288家。
截至7月下旬,花都区对禁养区的养殖户下达了《限期搬迁告知书》962份,对非禁养区需要整改的养殖户下达了《限期整改通知书》726份,整个花都区生猪存栏量大约有38万头,清拆工作开展至今已减少生猪存栏量131825头,减幅达到了33%.
从化市与养殖户签订了清拆整改承诺书3355份,占到总数的99.8%.目前停养生猪养殖场的面积达540964平方米,拆迁面积达65405平方米;减少生猪存栏191246头,减幅达67.7%,其中能繁公母猪迁出21089头,占存栏能繁公母猪比例66.5%.
白云区区一级并没有与养猪户签订协议书,采取属地管理原则,由各镇、街履行整治行动的主体责任。白云区已清拆猪棚面积140522平方米,共整治违章猪场657间,完成率约为70%;各个镇级政府拆迁猪棚分别是:人和镇累计清拆猪棚377间,江高镇累计清拆猪棚73间,太和镇累计清拆猪棚102间,钟落潭镇累计清拆猪棚24间;生猪存栏减少了4万头,减幅接近30%.
如此大范围清拆使得猪场大量减少,据悉,广州市作为1000多万人口的特大城市,猪肉的自给率只有35%。南方农村报新牧网记者从广州市农业局了解到,目前广州每年消费生猪超过690万头,本地年出栏生猪约230万头,其中约100万头供应香港及其它珠三角城市,每年广州市依靠外地供应的生猪约560万头,主要来自包括省内清远、云浮、肇庆等市及省外广西、湖南、福建等省(自治区)。
但南方农村报新牧网记者同时了解到,广州市计划到2016年,猪肉自给率将达到50%以上、自主供应率达到70%.为此,认定了第一批广州市定点供穗生猪养殖企业、合作社共99个,这些养殖企业、合作社定点供穗养猪场共312个,并承诺保证每年供穗生猪602万头。并鼓励本地企业在外地建设大型供穗生猪养殖基地,目前广州市企业在外地建设的9个大型生猪养殖基地分布在阳江、河源、云浮、肇庆、江门、茂名、清远市等市,这些大型生猪养殖基地年出栏规模达36万头。同时,广州市内动辄数万乃至数十万头规模场已经建成或者正在建设。
新建猪场规模均在3万头以上
由表中可以看出,广州市内新建养殖场规模均在3万头以上。目前广州已建成年出栏规模3万头以上的生猪养殖场6个,在建年出栏规模3万头以上的生猪养殖场4个以及正在筹建年出栏规模6万头生猪养殖场2个,这12个现代化健康生猪养殖场完全建成投产后,预计年出栏生猪可达108万头以上。认定和扶持34家年出栏量3000头以上的规模养猪场进行改扩建,作为百万头生猪养殖基地第一批养猪场,年出栏肉猪规模达36.6万头。
这些猪场在环保方面的投入也相当大,增城市正果镇大冚村现代化生猪养殖场计划环保投资1000万元,占总投资的8.3%;广州德盛现代农牧发展有限公司现代化生猪养殖场一期项目投资1300多万元购置污水处理设备。